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金融投资领域,随着信息的急剧增长,个体有限的注意力与信息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投资者必须对注意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另一方面,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在各类新兴媒体飞速发展的趋势下,其影响力也日益显著。我国证券市场是信息高度不对称市场,媒体信息将扩大受众面并吸引投资者注意。近年来,围绕投资者关注、媒体关注与股票市场表现的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基于搜索引擎的信息收集方式的普及,使得以搜索指数作为代理变量的关注度被直接的衡量。 本文首先系统的梳理了已有研究文献,以行为金融学为基础,阐述了有限注意力理论、信息风险补偿理论及传播学议程设置理论等,对投资者关注与媒体关注作用于股票市场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在实证部分,利用百度提供的搜索指数和媒体指数分别作为衡量投资者关注与媒体关注的代理变量,以沪深300成份股中市值排行前30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了三个假设,分别检验了投资者关注、媒体关注在股票市场上的影响作用,同时更深入的考察二者作用于股票市场的差异与联系。本文所得出的结论如下: 第一部分的实证结果显示,当期的投资者关注与个股收益显著正相关,然而滞后一期的投资者关注却对其造成了负向影响。这说明当期投资者关注的高涨会引起投资者较高的买入行为,从而产生关注度溢价,但短期内股价将会回归其基本面价值。同时,通过对投资者关注以及指数收益率进行格兰杰因果分析,发现指数收益率对投资者关注具有显著地引导作用,而投资者关注仅有57.3%的可能性引导指数收益率,说明市场收益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投资者对市场的关注不足以造成整个市场的显著变化。 第二部分采用事件研究法,定义媒体关注度异常高作为事件触发点,考察事件窗口期内媒体关注是否会带来超额收益。研究发现:在事件当日,媒体关注给股价带来了正的平均异常收益(2.39%),在事件日后第一天,平均异常收益下降为负(-0.72%)。这一结果证实了我国A股市场同样存在“媒体效应”,即高媒体关注的股票在随后的时期内会获得较低的平均异常收益率。 最后,运用回归模型研究了投资者关注、媒体关注在股票市场上的作用差别。结果表明,在二者对股票收益的直接影响中,投资者关注的作用强于媒体关注。而当引入交互因子后,回归模型具有更强的解释能力。媒体关注与投资者关注之间的确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前者放大了投资者关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