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西昆仑山位于新疆和西藏接壤地带,主要指南疆喀什地区的莎车、叶城与和田地区的皮山、和田、策勒、于田、民丰等县以南的西昆仑山北翼山区,东西长约900余公里,南北宽约130~200公里,海拔1500~5000m。该区域属极端干旱气候区,总趋势由西向东渐干,但北翼山区因具备产生局地降水的条件,故能比山前平原出现较高降水量。该区植被类型包括冰雪带、高山草甸带、山地草原带、山地荒漠草原带、山地荒漠带等。研究表明:新疆西昆仑山地区合瓣花类(除菊科)植物计有17科49属131种,约占新疆该类植物科、属、种总数的70.83%、26.63%、16.67%。本研究发现新疆西昆仑山新记录植物有11种,新疆新记录植物有4种,分别为长梗喉毛花Comastoma pedunculatum(Royle ex D.Don)Holub、合萼肋柱花Lomatogonium gamosepalum(Burk.)H.Smith et S.Nilsson、美丽肋柱花Lomatogonium bellum(Hemsl.)H.Smith et S.Nilsson、青海齿缘草Eritrichium medicarpum Lian et J.Q.Wang。新疆西昆仑山合瓣花类(除菊科)植物科的组成特点:单属科有5科,寡属科有8科,中等科有4科,分别占该区该类植物总科数的29.41%、47.06%、23.53%。单种科1科占该区该类植物总科数的5.88%,寡种科10科占58.82%,中等科4科(玄参科6/16、报春花科4/16、唇形科7/14、车前科1/10)占23.54%,较大科2科(龙胆科6/24、紫草科6/21)占11.76%。属的组成特点:多种属有8属,寡种属有15属,单种属有26属,分别占该区该类植物总属数的16.33%、30.61%、53.06%,单种属所占比例较高;但多种属(龙胆属10种、车前属10种、齿缘草属9种、点地梅属8种、鹤虱属7种、报春花属6种、肋柱花属6种、马先蒿属6种)共含62种,占该区该类植物总种数的47.33%,该区合瓣花类(除菊科)植物多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属内。单属科(5科)与寡属科(8科),寡种科(10科),单种属(26属)与寡种属(15属)所占比例较高,说明该区环境较为恶劣,合瓣花类(除菊科)植物有一定的分布,但优势科属多集中于一小部分的科内或属内。本区该类植物,无新疆西昆仑山特有种和特有分布种,特有现象不明显,仅有部分中国新疆仅分布种和极少的新疆特有种。新疆西昆仑山合瓣花类(除菊科)植物生活型主要有6类组成,为多年生草本(75种)、一年生和二年生草本(40种)、半灌木(3种)、灌木(6种)、寄生植物(5种)和草质藤本(2种)等,所占比例依次为57.25%、30.53%、2.29%、4.58%、3.82%、1.53%,其中以多年生草本、一或二年生草本为主,占87.78%。新疆西昆仑山合瓣花类(除菊科)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可归为9个分布型和5个变型,主要有温带分布(30属),地中海、西亚及中亚分布(4属),中亚分布(2属),泛热带分布(2属),东亚分布(2属),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1属),中国分布(1属),分别占71.43%、9.53%、4.76%、4.76%、4.76%、2.38%、2.38%。地理成分较为复杂,温带属性较为明显(71.43%),与北温带分布联系密切。新疆西昆仑山与中国帕米尔高原和中国喀喇昆仑山在地域上紧密相连,与中国帕米尔高原该类植物在科、属、种的相似性系数分别为89.47%、69.57%、40.43%,与中国喀喇昆仑山该类植物在科、属、种的相似性系数分别为76.47%、47.37%、30.98%,表明与上述两地区合瓣花类(除菊科)植物关系紧密。由于地处偏远,新疆西昆仑山地区植物资源基本处于自然原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