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督脉穴为主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中CRP(C反应蛋白)和D—dimer(D—二聚体)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寻求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并探讨该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可能的作用机理。
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三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针刺督脉加药物组是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督脉穴为主,传统针刺加药物组是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传统针刺,单纯药物组只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中CRP和D—dimer含量的变化,以及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分,并对患者进行疗效判定。
结果:①三组组内比较均能明显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P<0.01),组间比较,两个针刺加药物组均明显优于单纯药物组(P<0.01),且针刺督脉加药物组明显优于传统针刺加药物组(P<0.01);②三组组内比较均能明显降低血清中CRP的含量(P<0.01),组间比较,针刺督脉加药物组明显优于单纯药物组(P<0.01),传统针刺加药物组优于单纯药物组(P<0.05),且针刺督脉加药物组优于传统针刺加药物组(P<0.05);③三组组内比较均能明显提高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指数(BI)计分(P<0.01),组间比较,两个针刺加药物组均明显优于单纯药物组(P<0.01),且针刺督脉加药物组优于传统针刺加药物组(P<0.05);④三组组内比较均能明显降低血中D—dimer的含量(P<0.01),组间比较,两个针刺加药物组均明显优于单纯药物组(P<0.01),且针刺督脉加药物组优于传统针刺加药物组(P<0.05)。
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针刺督脉穴为主法能显著降低血中CRP和D—dimer含量,抑制脑梗死后炎症反应,调节纤溶功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缺损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临床上探讨一种更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