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起源与发展、及其与社会、经济和一般文化联系的一门学科,它反映了数学发展的脉络与本质。数学史的价值表现为三个方面:数学史的历史价值,数学史的数学价值,数学史的教育价值。随着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关系国际研究小组成果的不断涌现,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价值被人们所认识和应用。在新一轮中学数学课程改革中,数学史被看成理解数学的一种途径。HPM研究成果的日益丰富以及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促使我们关注数学史在数学教育的实际应用,数学史应用研究应重视从概念教学着手,因为数学概念是数学的基础,思维的细胞,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本研究目的是探讨数学史如何应用于概念教学,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的研究方法。通过理论研究探索数学史应用于概念教学的切入点、原则和策略。根据理论研究结果,教师有目的的将数学史融入概念教学,通过教学实验验证理论的有效性。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得出数学史在概念教学中的切入点、遵循的原则和采用的主要教学策略:数学史在概念教学中的切入点主要有概念产生的背景及价值、产生过程与内涵、概念表示方法的发展变化、从历史角度分析概念蕴含的数学思想等。中学阶段,数学史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遵循的原则主要有:应用形式为“融入式”为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选择合适的数学史内容;在应用时应注重认知纬度的教学;遵循再创造的原则获得概念;遵循直观性原则呈现数学概念的演变过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数学史应用于概念教学的主要策略是“问题策略”和“有指导的再创造策略”,即教师要引导学生由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再创造”的获得概念。教学实验结束,学生的问卷及访谈结果显示:学生不仅能够适应数学史融入概念教学,而且提高学习兴趣。实验班与对比班测试成绩显示:实验班与对比班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知数学史融入概念教学的策略有助于学生的概念理解与运用。但是在实验中,也出现了很多的困难,如因为小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做好课前准备导致上课时不能积极参与;数学教材与数学史的发展不吻合,这些都对试验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另外,由于课时较紧,作者水平的局限,所采用的课时较少,对试验的结果大面积推广有所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