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其长篇小说《兄弟》2009年由著名的汉学家高立希(Ulrich Kautz)译为德语。《兄弟》这部小说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作品中采用了大量的文化专有项。由于中德文化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因此这些文化专有项往往成为中德翻译的难点。本论文选取余华《兄弟》的德译本为研究对象,从语篇类型学和目的论视角出发,结合哈维·弗朗哥·艾克西拉(Javier Franco Aixelá)对文化专有项所进行的研究,探讨了译者在翻译文化专有项时所采取的策略,并在篇内一致和篇际一致这两个层面上,对《兄弟》德译本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方法进行了评述。通过分析研究,本论文得出的结论是,《兄弟》德译本基本实现了篇内一致和篇际一致,译文也满足了“娱乐”和“教育”两大功能。译者在翻译文化专有项时主要采用了“音译法”“语言翻译法”“文内外解释法”“同义词翻译”“绝对世界化翻译”“同化翻译”等策略,这些翻译方法对其他中德文化专有项的翻译颇具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