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处理菜豆植株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和酶活性的影响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cisco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害虫,自2006年在贵阳地区发现以来,对本地的花卉、蔬菜等经济作物造成了严重危害。本文以西花蓟马的主要寄主同时也是贵州省主要种植蔬菜之一的菜豆为寄主植物,以西花蓟马危害、机械损伤、水杨酸甲酯以及茉莉酸外源因子4种处理诱导菜豆植株,研究不同处理诱导的菜豆植株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解毒酶、保护酶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不同外源因子诱导抗性对西花蓟马的作用机理,为探索利用植物诱导抗性防御害虫提供理论依据,并未西花蓟马的绿色治理奠定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处理菜豆植株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和种群动态的影响西花蓟马危害、机械损伤、水杨酸甲酯以及茉莉酸处理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和种群动态有不同的影响。西花蓟马危害、水杨酸甲酯、外源茉莉酸处理菜豆植株显著延长了西花蓟马未成熟期的发育时间,较健康植株分别延长4.95、2.87和4.72 d,也造成西花蓟马的存活率不同程度的下降。西花蓟马在机械损伤处理和健康植株发育时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均使西花蓟马种群数量明显下降,并且茉莉酸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因此,西花蓟马危害和外源因子诱导的菜豆可对西花蓟马的生长发育和种群动态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且茉莉酸的诱导抗性要优于水杨酸甲酯。2.不同处理菜豆植株对西花蓟马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取食不同处理菜豆植株后,西花蓟马2龄若虫体内的多功能氧化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除取食茉莉酸处理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在24 h受到显著抑制外,西花蓟马取食蓟马危害、水杨酸甲酯、茉莉酸处理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均高于对照,而取食机械损伤处理的酶活性在不同取食时间下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取食蓟马危害和茉莉酸处理的西花蓟马羧酸酯酶活性在6和36 h均受到显著抑制,而取食另外两种处理的西花蓟马酶活性只有在36 h受到明显抑制,在6和24 h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3.不同处理菜豆植株对西花蓟马体内保护酶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西花蓟马若虫取食不同处理菜豆植株后,与对照相比,除蓟马危害处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6 h受到一定激活外,各处理的酶活性均在6、24 h受到了一定的抑制,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在36 h时各处理又显著高于对照;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不同时间下均受到抑制,其中以蓟马危害和茉莉酸处理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西花蓟马虫体过氧化物酶活性在6 h时,各处理的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各处理间的酶活性逐渐降低,至36 h时酶活性降至低于对照,尤以蓟马危害处理的酶活性最低。在不同取食时间下,与对照相比,除取食蓟马危害和茉莉酸处理的西花蓟马若虫体内胰蛋白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外,西花蓟马取食其他二种方式诱导的菜豆植株后,若虫的胰蛋白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取食茉莉酸处理的胰凝乳蛋白酶活性酶活性在不同取食时间下均低于对照,而蓟马危害、机械损伤和水杨酸甲酯处理的若虫胰凝乳蛋白酶活性在24 h显著高于对照。若虫的淀粉酶活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而蓟马危害和茉莉酸处理的抑制作用要明显强于机械损伤和水杨酸甲酯处理的。海藻糖酶活性变化较为复杂,6 h时取食水杨酸甲酯和茉莉酸处理的西花蓟马海藻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而取食蓟马危害处理的酶活性则显著低于对照,不论取食时间是24或36 h,各处理的酶活性均受到显著抑制。
其他文献
本论文在综述新烟碱类杀虫剂和钠离子通道抑制剂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借鉴新烟碱类和含缩氨基(硫)脲类两类杀虫剂的活性结构,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的方法,设计了一类结构新颖、未见
为降低呋虫胺在稻田使用中的环境风险和膳食风险,本文研究了呋虫胺颗粒剂和可溶性粉剂两种剂型在南方三地稻田中的残留特征及加工因子对糙米中呋虫胺残留量的影响,以期在初期
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是引起棉花黄萎病的主要病原菌,该病害在全球范围内的产棉国家和地区大肆流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但是由于其具有稳定的休眠体微菌
兴趣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兴趣,那么便会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