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控制权转移、控股股东私利与企业印象管理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dhs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以下四个背景:一是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的提出,国企改革作为其中的“重头戏”,与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密切相关,受到全社会的强烈关注,但学术上关于国企改革的研究长期聚焦在控制权转移后效率的变化问题上,大多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市场竞争理论和高管激励理论等分析比较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差异,其它方向的研究还有待深入;二是现有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经济后果的结论并不一致,事实上资本市场中一些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民营企业并没有表现出较高的竞争力,国企改革经济后果不一致除了样本选择和实证检验内生性影响的因素之外,有必要探索民营控股股东获取国有企业控制权的真实动机;三是企业社会形象和声誉通常情况下并不随着控制权的转移而为新的控股股东所享有,也就是国有企业变更为民营控股后,原有的国家“父爱主义”消失,由政府担保的企业声誉随之失去。一方面,在我国的制度背景下,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后社会影响力和广为接受程度不可避免的受到削弱;另一方面,虽然学术界从效率的角度肯定了国有企业控制权转移(民营化),然而社会舆论对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的质疑声始终不绝于耳。因此国有企业控制权转移后,企业必然需要建立新的印象机制,以实现积极提升企业形象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的目的,目前鲜有这方面的研究;四是现阶段上市公司使用各种盈余管理手段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因为财务数据造假等原因造成的上市公司“爆雷事件”层出不穷,采用财务指标评价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有可能存在因为会计准则等技术性手段造成的失真,通过资本市场参与者对国有企业控制权转移及企业印象管理的认同度评价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国有企业控制权转移与企业印象管理的理论分析框架,引入控制权私人收益及效果评价,实证检验了分析框架及假设,期望从实证结果提炼出对国有企业改革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以及将印象管理理论从社会学领域引入财务学领域提供经验证据支持。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从控制权私利视角出发,对民营控股股东获取国有企业控制权的真实动机进行剖析:二是从印象管理理论视角出发,对国有企业控制权转移后民营控股股东的印象管理行为进行剖析;三是从效果评价视角出发,采用机构投资者认同度以及财务绩效作为指标对国有企业控制权转移及企业印象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概括而言,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将关联交易作为民营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度量指标,在国有企业控制权转移后,民营控股股东进行了更多的私利行为。总体来看,不管采用何种方式获取国有企业控制权都会花费民营资本大量资金,民营控股股东往往经济利益为先,因此采用更多的关联交易满足了自身经济利益的诉求,符合控制权私人收益的观点。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制衡的高低程度都不能显著抑制民营控股股东的私利行为,这也符合我国资本市场“一股独大”的特点,控股股东能够绝对控制公司运作。此外,国有资本继续持股时,民营控股股东进行了相对较少的关联交易,表明国有资本对民营控股股东私利行为还是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监督作用。第二,国有企业控制权转移与企业印象管理显著正相关,表明国有企业控制权转移后,民营控股股东进行企业印象管理的动机更加显著,发现了广告支出是企业进行印象管理的重要手段;(2)不管国有股权保留与否,国有企业控制权转移与企业印象管理均显著正相关,证明了控制权转移后,在印象管理行为上民营控股股东的决策权不受国资影响,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印象管理除了对实际控制人有益之外,对公司整体而言也是一种积极行为,因此不受到股权层面的影响。国有企业控制权转移后,更多的关联交易行为证明了民营控股股东经济利益为先的动机,更多的企业印象管理行为表明民营资本在满足自身私利后依旧希望将企业长期经营下去,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第三,将机构投资者持股作为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参与群体对国有企业发生控制权转移这一重大事件的认同度评价指标,发现国有企业控制权转移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显著减少,并且在国有资本减持到3%以下后更明显。不过,企业印象管理行为能够通过影响企业绩效的机制缓解机构投资者减持。从国有企业控制权转移的效果上来看,民营资本进入后企业绩效确实得到了提升,这与以前的研究结论一致。然而正如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GDP提升并不能带来老百姓认同一样,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进行投资也并不仅仅只是依照财务数据一个方面,机构投资者综合评估的结果来看并不认同国有企业完全转移给民营资本这一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式,这一结论客观上符合社会现实。本文的贡献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为民营控股股东获取国有企业控制权的真实动机和国有企业控制权转移后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经验证据。现有的研究中,针对国有企业控制权转移的研究集中在企业价值、绩效、政策性负担、预算软约束以及创新等方面上,并且研究产生的结论并不一致。对国企改革实证检验结果不一致的原因缺乏深入经验证据,本文基于控股股东私人收益这一新颖视角,揭示了民营资本获取国有企业控制权的真实动机,从控制权完全转移的视角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研究启示,对现阶段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从实证数据上支持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本文的研究结论证明了国有企业引入民营资本会提升企业绩效,国有资本的存在能够抑制民营资本的私利行为。控制权完全转移给民营资本的国有企业改革为民营资本提供了谋取控制权私利的绝佳机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的民营资本因为并不具备控股股东地位,因此即使有“想法”也没有“土壤”,是最佳的国有企业改革形式。第二,本文借助国有企业控制权转移情景,直接对民营控股股东印象管理的行为展开研究,是为数不多的在财务学领域和社会学领域建立交叉探索开展针对企业印象管理的研究,发现了广告支出是企业进行印象管理的重要手段,拓展了现有国有企业控制权转移和印象管理领域的研究范围。对民营控股股东印象管理行为的研究,不仅深刻揭示了控股股东印象管理行为的动因,也有助于对未来的研究产生启示。第三,本文丰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国有企业控制权转移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企业绩效与企业印象管理相关领域的研究。虽然已有很多学者对国企改革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鲜有研究考察资本市场中最重要参与群体对国有企业控制权转移这一上市企业发生重大变化后的认可度,而资本市场才是现阶段国有企业控制权发生转移的主要场所,本文的研究是对相关领域的有益补充,另一方面,也是对印象管理在财务学领域中为数不多的尝试研究。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陆地运载系统作为人类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运输工具,在交通、探险、国防和救灾等领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山地丛林、灾难现场等大坡度复杂路面上常规运载系统无法通行。而腿足式运载系统的发展为复杂路面稳定行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腿足式运载系统主要以四足运载系统为主。四足运载系统主要通过模仿自然界中四足动物的肢体结构和运动模式,将其应用于运载系统的研制中,以提高其复杂地面通过性和恶劣环境的适应性。
学位
城市路网作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随着城市人口数量与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城市路网承载着日益严峻的负载压力,造成交通拥堵与交通事故频发,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因此,实时感知和预测城市路网运行状态、以及城市地理空间交通事故高风险区域识别,对于提升城市路网运行效率与交通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传感器、物联网、群智感知等技术的发展,在城市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海量的城市多源大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也从获得月球全部地形地貌、成分与构造发展为原位定量地分析月球地质学的问题,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正确认识月球的演化。探月雷达探测是一种将探地雷达搭载在月球巡视器上针对着陆区浅表地层沿航线进行的就位探测方法。嫦娥三号探月雷达获得的数据存在数据量小、信噪比低等问题,这影响了解释的质量和效率。为更好地使用探月雷达数据,详细研究月球浅表地层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开展探月雷达数据
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有限的地理区域内集聚人数不断增加,社会拥挤现象变得日趋严重。而作为世界人口排名第一的大国,我国的社会拥挤现象尤为明显,如节假日期间的旅游景点、火车站以及上班高峰期的地铁站、公交车站,社会拥挤成为了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社会现象。社会拥挤指的是由于单位面积人口密度大而导致个体感到受约束的体验状态,常伴随着焦虑和压力感等不舒适的主观感受,这意味着社会拥挤会给个体带来负面的心理体验
学位
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数量显著下降,然而煤矿开采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矿工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亟待解决。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机能健全的表现,会对人的行为结果产生影响。相关学者调查发现,我国煤矿工人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工作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职业风险因素,矿工需要面对高强度的安全压力,以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目标。心理社会安全氛围被视为一种宝贵的组织资源,体现了组织对员工工作过程中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安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