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eudomonas sp.DS0601-fx菌株的选育及其PCL解聚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guihaiyid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已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一种可完全降解的半结晶型脂肪族聚酯,近来在医药、农业、环保等方面获得广泛的关注。但其生物降解性研究目前报道较少。 本论文通过采集活性污泥样品,并进行分离、筛选,获得一株可高效降解PCL的细菌菌株DSO601—fx。通过菌株和菌落的形态学观察以及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试验和16SrDNA序列分析比对,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 在以PCL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培养菌株DSO601—fx,对其生长规律、PCL粉末和PCL膜的降解行为进行观察研究,发现DSO601—fx可以在70h以内将PCL膜完全降解,其降解速率趋势与菌株生长趋势趋于一致。 对PCL粉末为唯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发现用PCL粉末培养90h后菌株可以分泌大量蛋白,蛋白具有对PCL的降解能力,对DSO601—fx菌株产生的PCL解聚酶进行进一步分离纯化,通过SephacrylS-100层析后分离出一种PCL解聚酶。酶的比活力达到900.24u/mg,纯化倍数为14.24,酶活回收率为2.64%。 对PCL膜降解的SEM照片进行观察,发现解聚酶引起的PCL膜降解存在一定规律,即由表层平面降解到深层立体降解;从非结晶区快速降解到结晶区缓慢降解。 菌株DSO601—fx不仅可以在PCL唯一碳源培养基中良好生长,也可以在其他生物可降解材料PHB和PLA培养基中稳定生长并分泌相应的解聚酶。
其他文献
  通过对核电厂反应堆容器主螺栓旋入过程中受到意外卡涩时所产生的物理运动现象建立相应数学模型并分析得知,主螺栓与主螺孔的配合间隙是主螺栓旋入技术中最重要的工艺参数
由于我国人口多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剧,大量土地用于城市建设,导致农业用地不断减少,农作物的产量受到威胁。针对这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