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丰香’草莓果实为试材,研究了热处理延长草莓果实保鲜期的效应。首先,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热水处理延长4℃及室温(20±2)℃贮藏条件下草莓果实保鲜期的效应;其次,研究了热蒸汽处理对草莓果实的保鲜效果;最后,利用适应的热水条件处理草莓果实,研究了热处理延长草莓果实保鲜期的机制,并用半定量RT-PCR技术对乙烯生物合成相关酶基因及乙烯受体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采后热水处理能够明显延长草莓果实保鲜期,而且这种效应,无论是在低温贮藏还是室温贮藏中都存在。但是,与室温(20±2)℃贮藏相比,4℃冷藏更有利于延长草莓果实的贮藏期。而且,贮藏于不同条件下的草莓果实所适宜热水温度有所不同,其中,冷藏果实处理的适宜温度为45℃,室温贮藏果实处理的适宜温度为40℃。2.采后热水处理明显抑制贮藏期间果实花青素积累,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果实硬度的下降,降低果实失重率、腐烂指数和呼吸速率,同时还可维持较高的SOD活性,降低LOX、纤维素酶活性、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明显延长果实保鲜期。并且这种保鲜效应,在一定的处理时间范围内,会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3.采后热水处理明显抑制贮藏期间草莓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量。半定量RT-PCR分析的结果表明,热水处理能够抑制贮藏期间草莓果实的ACS、ACO和乙烯受体ETR1和ERS1的基因表达,但对乙烯受体EIN1无明显的影响。4.采后热蒸汽处理也可以明显抑制贮藏期间果实花青素积累,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下降,降低果实失重率、腐烂指数和呼吸速率,同时还可维持较高的SOD活性,降低LOX、纤维素酶活性、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明显延长果实保鲜期。5.适宜的热处理延缓了采后草莓果实的衰老,有利于果实保鲜。但若处理不当,则会给果实造成热伤害。受到热伤害的果实,不仅外观品质下降,而且贮藏寿命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