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中医古文献的梳理,厘清经络概念及其基础理论的源流发展,重新认识经络学说,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及指导。为经络学说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1、文献信息学方法:运用文献信息学的方法,借助《中华医典》软件、CNKI文献库及图书馆等,全面搜集历代文献中有关经络学说的资料,挖掘整理中医学历代文献中经络及其相关的基本术语和理论。2、史学的方法:对搜集整理的文献资料,从历史学的角度追源溯流,从总体上把握经络学说的起源与发展脉络,研究和辨析经络相关概念及理论的演化、内涵、外延。3、理论归纳、分析方法:对经络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整理、归纳,进行思辨与提炼,从古文献中客观认识古代经络内涵及经络理论。内容:本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根据整理文献资料,撰文对其记载的经络及其相关的术语和概念进行诠释,具体包括如脉、血脉与脉道、经脉、脉气、脉诊、脉动、脉象等,剖析相关概念的含义,将经络概念产生的源流及发展做一整理。第二部分,辨析经络学说基本理论形成的原因及哲学文化影响,对经络的基础理论进行深入剖析,以大量翔实的文献资料为引证,尽量还其本来面目。第三部分,对经络理论多学说并存的探索和研究,对经络学说中许多异同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发挥,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古代文献对经络理论的认知情况。结论:1、古代医书中的经络与现行经典经络的内涵有所不同,对古代文献不加辨析而直接引用以阐述经络的病因证治,是导致经络学说概念局限、泛化及混乱不清的根源;2、经络理论的形成既有长期医疗实践的体验与感受,也有古代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思想的渗透和影响,故经络学说存在理论上的虚设或假说。3、古人发现和认识经络的过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各代的众多医家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经络现象进行观察研究和记述,故而经络理论存在多家学说并存的情况。4、从古文献中挖掘和认识古代经络理论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经络理论的研究和探索有重要的价值,而且为临床针灸治疗提供不同思路和方向。意义:1、使人们认识到古代文献中关于经络概念与现今经典经络有很大差别,能有效避免对混淆概念的继续引用;2、初步厘清了经络概念及其基础理论的源流发展,重新审视"经络"从源到流的发展;3、为现代针灸临床治疗提供了中医学理论依据及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