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演变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4006804680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来源于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的阐述以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黑格尔辩证法以及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市民社会理论,成为了后来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产生及完善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期间。这一时期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摩泽尔地区农民的生活状况等一系列与物质利益相关的问题的出现,使马克思对一直信仰的黑格尔国家观产生了怀疑,黑格尔把国家看作普遍利益的代表,把市民社会看作私人利益的代表,为了避免更多私人利益间的冲突,需要建造一个普遍性的利益共同体——国家,来维持社会的稳定。但是,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打破了这种想象中的美好,此时的马克思还不知如何解决市民社会与国家间的困境。第二阶段是自《莱茵报》被查封到转向对市民社会的经济学研究之前。这一阶段,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的引领下,马克思拨开了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迷雾: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进而展开了对市民社会政治哲学、法哲学的研究,在他对犹太人问题的研究中,对鲍威尔关于犹太人问题的论述产生了不满,批判鲍威尔把犹太人这一实际性的政治问题硬说成是神学问题,还把政治解放等同于宗教解放。马克思在对鲍威尔的批判中得出,政治解放和宗教无关,而且政治解放只是部分人的解放,它使人们陷入资本拜物教的谜团不能自拔,大多数人仍然处于被奴役状态。马克思意识到,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第三阶段是从开始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完成。马克思在这一时期通过对市民社会政治经济学解剖,认为要想获得人类解放,就必须使市民社会与国家间的矛盾得到消解,而市民社会与国家间矛盾的根源是异化劳动的存在,私有财产又是异化劳动的根源。因此,要想获得人类的解放就必须消灭私有财产。而此时,这个艰巨的任务,即领导全体人民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就落到了在市民社会中占大多数的无产阶级身上。共产主义的实现就意味着市民社会向人类社会转变的完成。对市民社会政治经济学的解剖促进了唯物史观的形成,而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就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民社会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而出现的,但却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产物,在市场经济充分存在的社会形态中都有市民社会的身影,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把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和中国发展的现实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
其他文献
在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中,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型)精细化制作和裁切等方面的内容是保证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基础。本文对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
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过氧化氢对大肠杆菌的杀灭作用。方法用PI(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术,对过氧化氢对大肠杆菌的杀灭作用加以观察.结果表明作用时间1h,浓度为2%的过氧化氢溶液对
基于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化学反应机理,提出了分别以控制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脱硫废水排放量的理论计算模型。根据计算结果发现:当石灰石中碳酸镁的含量大于或等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毒副反应与临床疗效。方法 24例符合标准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同期放化疗组12例和单纯适形放疗组12例。均采用适
为探究不同填埋龄的填埋垃圾中抗生素残留特征,采集了北京阿苏卫填埋场中老龄填埋区和新鲜填埋区的填埋垃圾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分析了填埋垃圾中5
移动应用众包测试人员具有匿名、非契约的特性,这使得任务发布者难以准确评估众包测试人员的能力与测试质量。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移动应用众包测试人员层次分析法(AHP)评价模型。该模型从活跃度、测试能力、诚信度等多指标分层综合评估众包测试人员能力,通过构造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计算各层次指标的组合权重向量,并引入需求列表与描述列表改进本模型,使测试人员与众包任务更加匹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实现对
一、丰富主题搭平台,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中的基础素养,脱离了语言能力,其他能力的培养便成了虚谈。英语教师应该注意思考:当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时,中学生置身英语环境中的交际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以及如何得体地与人进行交流。  现以两个版本教材的同一话题单元为例:沪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Unit 5 Save the endangered animals(见图1)和香港牛津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