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目的
职业暴露是指作业者暴露在职业有害因素的过程。护士是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和护理者,在护理工作中出现职业暴露的几率较高。相比临床护士,护理实习生在临床实习阶段护理操作尚不熟练,缺乏职业防护意识,更容易发生职业暴露损伤。有关研究表明,锐器暴露损伤是护理实习生的主要职业危害,其中不乏艾滋病血源性污染。医护人员因工作感染艾滋病属法定职业病。据2018年2月全国艾滋病疫情报告显示,全国报告现存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775652例,报告死亡242867例,艾滋病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艾滋病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医疗和社会问题。护理专业学生作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未来主力军,其职业特殊性要求其掌握艾滋病防治技能,从而减少职业暴露损伤,增强职业成就感。
本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卫校护理专业学生实习职业暴露的发生率、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及对艾滋病患者态度;分析卫校护理专业学生实习职业暴露发生的相关因素、影响艾滋病认知水平的相关因素;评价学生职业暴露干预的效果;通过研究实习职业暴露和艾滋病认知水平等相关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降低护理专业学生实习职业暴露的发生,提高艾滋病认知水平提供依据,以本调查为基础探索如何开展职业暴露预防及艾滋病健康教育,鼓励更多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投身艾滋病防治工作。同时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材料方法
本研究采用现况调查及干预后随访调查的研究方法,对汕头某卫校2017级护理专业在校在册学生进行整群抽样。
1.研究对象
汕头某卫校2017级护理专业学生,共531名。其中女生531人;汉族530人,少数民族1人。纳入标准:(1)汕头某卫校在校在册2017级护理专业学生;(2)了解本调查内容,愿意参加本研究调查。排除标准:男生(人数较少);有精神、心理障碍者;不愿意参与此调查者。
2.研究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及干预后随访调查的研究方法。在参考国内外指南、文献的基础上,咨询相关医学专家、公共卫生专家、护理学专家,设计了本研究问卷。
2.1现况及随访调查
于2018年9月至11月对汕头某卫校2017级护理专业学生进行第一轮问卷现况调查,了解其基本资料、艾滋病认知水平、对艾滋病患者态度等情况,分析学生艾滋病认知水平的相关因素。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的第三个月(2019年4月)进行第二轮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实习临床职业暴露损伤率、职业暴露相关行为、艾滋病认知水平及对艾滋病患者态度等情况,剔除无效问卷,认真分析、正确评价学生实习阶段职业危害高危因素后,于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第四个月(2019年5月)采取干预措施。于学生进入临床实习第9个月(2019年12月)进行第三轮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学生职业暴露损伤率、职业暴露相关行为、艾滋病认知水平、对艾滋病患者态度的变化。
卫校护理在校生艾滋病认知调查问卷包括基本信息(户口类型、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恋爱等行为认知态度共17个条目、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共9个条目、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共10个条目。
卫校护理实习生伤害及艾滋病认知调查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实习医院等级)、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共9个条目、职业暴露损伤调查共13个条目、职业暴露相关行为共6个条目、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共10个条目。
2.2干预方法
结合第二部分调查的结果,参考国内外文献,制定干预方案,依据“知-信-行”教育理念进行干预,包括集中培训、定期宣传、现场指导。
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定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干预前后的差异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组间的差异性;定性资料通过例数(构成比或率)来描述,不同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学生艾滋病认知水平的相关因素,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学生实习暴露损伤发生的相关因素。假设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均设为α=0.05,即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述的分析均通过SPSS23.0软件实现。
结果
1.护理专业学生对艾滋病预防的认知水平较低,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的正确率均没有超过90%;部分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持歧视态度,毕业后愿意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比例低于30%;仅有22.2%初中阶段接受过性教育,99.2%的被调查者有性知识认知需求。
2.多因素综合影响下,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认知水平与性知识认知水平和认知需求呈正相关,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与其艾滋病认知水平、性知识认知需求也呈相关。
3.干预前学生实习期第1个月至第3个月锐器损伤率为69.2%。干预组的学生在过去三个月的锐器损伤率下降2.5%。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学生的艾滋病认知水平、对艾滋病患者态度、职业暴露相关行为比得分均有所提高(均P<0.05)。
结论
1.护理专业学生的艾滋病认知水平较低,部分学生对艾滋病患者有歧视态度。
2.护理专业学生实习职业暴露损伤发生率较高。职业暴露相关行为是护理专业学生发生职业暴露损伤的相关因素。
3.综合干预可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艾滋病认知水平、对艾滋病患者的包容度、减少锐器损伤率和职业暴露相关行为。
职业暴露是指作业者暴露在职业有害因素的过程。护士是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和护理者,在护理工作中出现职业暴露的几率较高。相比临床护士,护理实习生在临床实习阶段护理操作尚不熟练,缺乏职业防护意识,更容易发生职业暴露损伤。有关研究表明,锐器暴露损伤是护理实习生的主要职业危害,其中不乏艾滋病血源性污染。医护人员因工作感染艾滋病属法定职业病。据2018年2月全国艾滋病疫情报告显示,全国报告现存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775652例,报告死亡242867例,艾滋病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艾滋病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医疗和社会问题。护理专业学生作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未来主力军,其职业特殊性要求其掌握艾滋病防治技能,从而减少职业暴露损伤,增强职业成就感。
本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卫校护理专业学生实习职业暴露的发生率、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及对艾滋病患者态度;分析卫校护理专业学生实习职业暴露发生的相关因素、影响艾滋病认知水平的相关因素;评价学生职业暴露干预的效果;通过研究实习职业暴露和艾滋病认知水平等相关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降低护理专业学生实习职业暴露的发生,提高艾滋病认知水平提供依据,以本调查为基础探索如何开展职业暴露预防及艾滋病健康教育,鼓励更多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投身艾滋病防治工作。同时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材料方法
本研究采用现况调查及干预后随访调查的研究方法,对汕头某卫校2017级护理专业在校在册学生进行整群抽样。
1.研究对象
汕头某卫校2017级护理专业学生,共531名。其中女生531人;汉族530人,少数民族1人。纳入标准:(1)汕头某卫校在校在册2017级护理专业学生;(2)了解本调查内容,愿意参加本研究调查。排除标准:男生(人数较少);有精神、心理障碍者;不愿意参与此调查者。
2.研究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及干预后随访调查的研究方法。在参考国内外指南、文献的基础上,咨询相关医学专家、公共卫生专家、护理学专家,设计了本研究问卷。
2.1现况及随访调查
于2018年9月至11月对汕头某卫校2017级护理专业学生进行第一轮问卷现况调查,了解其基本资料、艾滋病认知水平、对艾滋病患者态度等情况,分析学生艾滋病认知水平的相关因素。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的第三个月(2019年4月)进行第二轮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实习临床职业暴露损伤率、职业暴露相关行为、艾滋病认知水平及对艾滋病患者态度等情况,剔除无效问卷,认真分析、正确评价学生实习阶段职业危害高危因素后,于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第四个月(2019年5月)采取干预措施。于学生进入临床实习第9个月(2019年12月)进行第三轮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学生职业暴露损伤率、职业暴露相关行为、艾滋病认知水平、对艾滋病患者态度的变化。
卫校护理在校生艾滋病认知调查问卷包括基本信息(户口类型、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恋爱等行为认知态度共17个条目、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共9个条目、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共10个条目。
卫校护理实习生伤害及艾滋病认知调查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实习医院等级)、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共9个条目、职业暴露损伤调查共13个条目、职业暴露相关行为共6个条目、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共10个条目。
2.2干预方法
结合第二部分调查的结果,参考国内外文献,制定干预方案,依据“知-信-行”教育理念进行干预,包括集中培训、定期宣传、现场指导。
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定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干预前后的差异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组间的差异性;定性资料通过例数(构成比或率)来描述,不同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学生艾滋病认知水平的相关因素,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学生实习暴露损伤发生的相关因素。假设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均设为α=0.05,即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述的分析均通过SPSS23.0软件实现。
结果
1.护理专业学生对艾滋病预防的认知水平较低,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的正确率均没有超过90%;部分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持歧视态度,毕业后愿意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比例低于30%;仅有22.2%初中阶段接受过性教育,99.2%的被调查者有性知识认知需求。
2.多因素综合影响下,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认知水平与性知识认知水平和认知需求呈正相关,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与其艾滋病认知水平、性知识认知需求也呈相关。
3.干预前学生实习期第1个月至第3个月锐器损伤率为69.2%。干预组的学生在过去三个月的锐器损伤率下降2.5%。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学生的艾滋病认知水平、对艾滋病患者态度、职业暴露相关行为比得分均有所提高(均P<0.05)。
结论
1.护理专业学生的艾滋病认知水平较低,部分学生对艾滋病患者有歧视态度。
2.护理专业学生实习职业暴露损伤发生率较高。职业暴露相关行为是护理专业学生发生职业暴露损伤的相关因素。
3.综合干预可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艾滋病认知水平、对艾滋病患者的包容度、减少锐器损伤率和职业暴露相关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