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的形成与特点——以汉语中较典型的三种标记性构式为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lytl1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式语法是近年来语言学界新兴的一种语法,与生成语法的“成分模式”观点的不同的是:构式语法主张用构式的观点分析语法现象。本文从构式语法的角度选取了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三种句式“非……不可”、“光……就……”、“连……都……”,进行尽可能准确而全面的考察,详细论述了这三种在形式上更有典型性的标记性构式的形成过程与特点,揭示了它们在构式化过程中的不同构式化类型以及构式化共性,同时总结出一部分标记性构式在语义、语法以及语用方面的特殊性,从而证明构式语法理论在语法研究中自有其在某一程度上的强大解释力与优越性。   全文分为五大章节。   导论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以及前人对构式语法以及构式个案研究的综述,简单介绍了构式语法理论;第一、二、三章分别介绍了“非……不可”、“光……就……”、“连……都……”三种句式的构式化过程探讨以及特点分析;第四章是结论和余论,在这部分中主要是总结三种标记性构式在构式化过程的共性与个性,分析出三种不同的构式化类型,(当然在汉语中不可能只有这三种构式化的类型,这只是比较典型的三种。)同时从心理学角度给出一个支撑点,以此证明构式语法理论在一些语言现象分析中的优越性。
其他文献
诗僧研究是佛教与文学交叉领域研究的重点,而惠洪不仅是北宋最负盛名的诗僧,还是北宋重要的诗歌理论家,对其诗论的研究对于发掘北宋以来佛教与诗论相互渗透的情况及由唐而宋文学
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新课程体系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imary Chinese teaching, this paper mainly anal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