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可在较大程度上缓解环境严重污染、陆域资源日渐枯竭、人类生存空间逐渐缩小等问题,拓宽了人们的生存空间、减缓了环境的压力,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海洋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我国越来越重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近年来中国海洋经济总产值持续快速增长,但由于自然禀赋、经济基础、科技水平、政策力度等因素的不同,我国各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存在较大差异。海洋经济差异的不断扩大,势必影响到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有必要认清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水平,深入分析沿海地区的实际差异并找出制约因素,对缩小地区差距、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以沿海11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从时间与空间2个角度来表现1997~2011年沿海省市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表明中国沿海省市海洋经济成倍增长,总体差异在波动中减小。采用区位熵、洛伦兹曲线及基尼系数对海洋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布局演化进行分析,得出海洋产业结构向高级阶段演进,海洋产业集聚规模有所减弱,各产业趋于均衡发展。具有资源属性的海洋产业集聚程度最高,海洋第三产业集聚程度降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沿海省市的海洋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将其分为三个梯队。使用R/S分析法对沿海地区差异情况进行预测,显示未来差距有增大的趋势。从时间角度来看,1997~2004年沿海各地区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呈增大趋势,2004~2011年呈减小趋势。从空间角度看,海洋产业结构的变动与海洋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匹配关系合理。我国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差异的形成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中心省市辐射作用、区域发展政策、科技创新等。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升海洋经济发展质量、海洋产业科技竞争力及促进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一体化,对缩小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差距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