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社会效益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xc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社会环境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森林社会效益评估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其研究结果将提高社会公众对森林重要性的认识,并能运用恰当的经济手段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构建良好的森林环境体系。基于此,本研究试图在这一领域做比较深入、全面的探索性研究,发展和推进森林环境经济学科,并为相关部门的管理和生产提供决策参考。  本研究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现分别简述如下:  (1)森林社会效益的界定。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专家对森林社会效益探讨的基础上,对森林社会效益的基本概念作了界定,认为森林社会效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森林社会效益是森林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有益价值。狭义森林社会效益是指人类在消费森林提供的物质和劳务时的心理满足程度。  (2)森林社会效益评估的理论研究与评估方法的研究。本文基于级差地租理论、稀缺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评述了森林社会效益评估的三大类基本评估方法:直接市场价值法、替代性方法和调查评估法。  (3)森林社会效益评估的内容和指标体系的研究。在哲学价值论的指导下以及实际考察和大量的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森林社会效益评估体系应包含森林创造就业机会的效益、森林招商引资效益、森林防灾减灾效益、森林文化效益共4部分内容。本文对森林社会效益各个方面的评估内容创建、发展和选用了适用的计算与分析方法。  (4)案例研究。在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对山东省森林的社会效益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森林社会效益为395.017亿元/年,价值构成为:森林文化效益达250.28亿元/年,占63.36%;招商引资效益为134.67亿元/年,占34.09%;创造就业效益为7.27亿元,占总社会效益的1.84%;防灾减灾效益达2.797亿元/年,占0.70%。  (5)结语。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以及对森林社会效益评估研究的未来展望。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教育也成了国与国之间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不断对教育体制机制进行改革优化和创新,使其能够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初中教学
本文回顾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首次在天津中学落地实施的情景,清晰地还原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为学校和学生带来的改变以及师生的难忘体验,展示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