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整理归纳有关足少阳胆经及其腧穴的现代临床文献,统计其临床使用情况,总结分析足少阳胆经经脉及其腧穴的主治与临床应用特点,从而为足少阳胆经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文献参考。方法:以“足少阳胆经”、“胆经”、“足少阳经”及其44个“腧穴名称”为主题词或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F)中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截止至2016年8月31日以前发表的文献,最后对所搜集到的文献进行筛选整理,建立经脉与主治症及各腧穴与主治症对应关系的数据库。结果:足少阳胆经及其腧穴的文献数量基本呈逐年增长趋势;本研究共搜集到中文文献23593篇,其中纳入临床类文献16266篇,位居文献数量第一位,其次为实验研究类与综述类;治疗方法以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药物为主;以经脉为关键词或主题词搜集到的临床文献共5763篇,主治病症涉及骨伤科、心脑血管等各科疾病,其高频次主治病症前五位的依次为:中风偏瘫、偏头痛、腰突、颈椎病、面瘫;其中,风池高频次主治病症前五位的为颈椎病,偏头痛,眩晕,丛集性头痛,枕神经痛等;阳陵泉高频次主治症前五位的为膝骨性关节炎,中风偏瘫后遗症,腰腿痛,肩周炎,落枕等;环跳高频次主治病症前五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偏瘫后遗症,坐骨神经痛,脑梗死,慢性前列腺炎等。结论:足少阳胆经及其腧穴的主治病种繁多,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经脉及腧穴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