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出血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发生机制认为是体液免疫异常引起患者体内产生针对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的自身抗体所致。近几年发现细胞免疫异常在ITP发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Th1(T help cell1,Th1)细胞和Th2细胞的平衡失调作为ITP发病机制之一已达共识。Th17细胞是新发现的效应性CD4+T细胞亚群,以特异性分泌IL-17A(interleukin17A,IL-17A)为主要特征,发挥其强大的促炎症反应作用。孤儿受体(orphan nuclear receptor.RORγt)是影响Th17细胞分化发育的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增高诱导编码IL-17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增高。现已有大量研究证明Th17细胞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密切相关,它是否参与了ITP发病过程,是否与ITP发病机制中的Th1/Th2比例失衡存在联系,是否可以作为评估ITP治疗和预后的指标,还存在争议。本实验通过测定血清中IL-17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17AmRNA、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间接评估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表达水平,分析Th17细胞与ITP发病的关系及可能的机制;并测定血清中干扰素γ(interferon γ,INF-γ)、IL-2、IL-4水平,以INF-γ/IL-4及IL-2/IL-4评估Th1/Th2比例水平,进一步评价三种T细胞亚群在ITP发病中的相关性。方法:取46例初治ITP患者及14例复发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为实验组,3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为正常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血浆中IL-17A、INF-γ、IL-2、IL-4的浓度,应用实时免疫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pcr)的技术检测各组IL-17A mRNA、RORγt mRNA表达水平。结果:1各组血浆中细胞因子IL-17A浓度、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17AmRNA、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初治组及复发组患者治疗前血浆中IL-17A浓度、单个核细胞中IL-17AmRNA、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比较初治患者和复发难治患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初治组和复发组治疗前后血浆中细胞因子IL-17A浓度、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17AmRNA、RORγt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46例初治组中的41例患者及复发组的14例患者经治疗后均达到CR,治疗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17AmRNA、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血浆中IL-17A浓度与治疗前相比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6例初治组中有5例患者为NR,其治疗前后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6例初治患者中,应用不同方法(联合治疗组和激素治疗组)治疗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17AmRNA、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血浆中IL-17A浓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血浆中细胞因子IL-2、INF-γ、IL-4的浓度:初治组及复发组患者治疗前血浆中IL-2、INF-γ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而IL-4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治疗前与初治患者治疗前相比较,三种细胞因子的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4初治组和复发组治疗前后血浆中细胞因子IL-2、INF-γ、IL-4浓度的变化:46例初治组中的41例患者及复发组的14例患者经治疗后均达到CR,其治疗后血浆中IL-2、INF-γ水平与治疗前相比降低,IL-4水平比治疗前升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46例初治组中有5例患者为NR,治疗前后相比血浆中IL-2、INF-γ、IL-4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546例初治组中治疗前血浆中IL-17A与IL-2、INF-γ、IL-4水平做相关性检验,IL-17A与IL-2、INF-γ与IL-2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因子之间不存在统计学相关性。6男性和女性患者血浆中IL-17A浓度、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17AmRNA、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患者年龄及血小板计数分别做相关性检验,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1初治组及复发组治疗前外周血中IL-17A mRNA、RORγt mRNA表达水平及血浆中IL-17A浓度比正常对照组增加;但两组间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提示ITP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Th17细胞其数量及功能异常可能参与了ITP的发病过程,且Th17细胞的作用与新发或复发无关系。2初治组及复发组治疗后达CR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17AmRNA、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及血浆中IL-17A浓度与治疗前相比降低,而治疗无效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无明显差异;46例应用不同方法(联合治疗组和激素治疗组)治疗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17AmRNA、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血浆中IL-17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比例可以作为评价ITP疗效的指标之一,但不能判断应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ITP疗效的差异。3初治组及复发组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浆中IL-17A、IL-2、INF-γ水平增高,而IL-4水平减低,并且IL-17A与IL-2、INF-γ与IL-2之间存在统计学正相关关系,治疗后这种趋势有所恢复。提示Th17、Th1、Th2这三种T细胞亚群比例失衡可能参与了ITP的发病过程,表现为Th17、Th1细胞比例增高,Th2细胞比例减低,且Th17与Th1细胞的增高呈正相关关系。4本研究显示初治ITP患者外周血中IL-17A mRNA、RORγt mRNA表达水平、血浆中IL-17A、IL-2、INF-γ、IL-4水平与性别、年龄、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