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经济一体、政治多极、文化多元的全球化背景下,对外树立和传播良好的国家形象,是中国目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国家形象意义可谓重大,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作为一个迅速发展的大国,其形象作为一种“软实力”,作用日益凸显。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说的那样:“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当前中国必须塑造与之相符的和平、发展、开放的国家形象。这样不但可以与国家利益高度契合,也是中国谋求更好地融入世界,获得绝大多数国家政府和人民充分理解和支持的重要媒介。但是由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和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大众传媒控制着国际间信息的流通,长期以来,中国一直被美国等媒体定位于“妖魔化”、“具有威胁性”的“拟态下”的国际形象。反观我国媒体,如今依然没有改变在对外传播中大众传媒影响力与我国国际地位不相称的状况。信息化时代环境中,大众传媒作为最有效的传播工具,在很大程度上担负着塑造国家形象的作用。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明确地向世界阐述自己的发展战略,我们迫切需要在对外传播中用恰当的方式,向外国受众传播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即在对外传播中对我国形象进行“柔性构建”,而“柔性构建”是对外传播中有效塑造我国形象的重要方式和策略。柔性:可以改变或变通的性质;“构建”:构思并建立。因此,“柔性构建”指通过变通的方式使其构思并建立。在本文中,国家形象的“柔性构建”特指我们通过对外传播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国外受众接受并认可,还原一个真实的国家形象——“和平发展”的国际形象。这样不但可以与国家利益高度契合,而且也是中国谋求更好地融入世界,获得绝大多数国家政府和人民充分理解和支持的有效途径。从传媒人的视角考察当前我国的对外传播环境后发现,我国正处在一个全球化、国际化交流、互动的信息化时代中,大众传媒作为信息时代最有效的传播工具,在很大程度上担负着塑造国家形象的作用。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明确地向世界阐述自己的发展战略,我国迫切需要在对外传播中用恰当的方式,向外国受众说明中国,同时开展文化交流、利用媒介事件、突出杰出人物作用、积极进行公共外交等方式,使他们真切地认识和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与社会,以消除对中国的误解和误判,展现出“负责任的”和“和平发展”的国家形象。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界定“国家形象”概念、特点,有侧重的论述了“国家形象”与“软实力”之间的关系。第二章,论述信息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国家形象的现状:“妖魔化”与“和平发展”两者之间的角力。第三章,着重分析在对外传播中我国媒体在塑造国家形象时的不足、挑战与对策。第四章,中国的国家形象进行战略性思考、如何更好地塑造国家形象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