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西方社会以往对死亡的恐惧心理遇到理性的有力的挑战,许多国家开辟了“死亡学”这一新学科。死亡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兴起,就是伴随着死亡学的兴起而起步的。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西方国家对死亡教育进行全面而认真的研究,并逐步开展和普及了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是一种帮助人们理解死亡的本质、获取有关死亡各种知识、认识死与生的辩证关系,引导人们思考死亡的意义,促使人们由死观生、珍惜生命、直面死亡,增进人们对生命的欣赏,激励人们积极投入生活,赋予短暂生命以无限价值的教育。由于民族的、文化的和社会的诸种原因,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在青少年中持续上升的自杀率、漠视自我与他人生命现象使我们不得不对民众的生命质量进行深入的思考。“死亡教育”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园更要明晰死亡教育的价值,掌握其特点,并科学地开展。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对幼儿园死亡教育的价值及特点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探索。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论述了我国幼儿园死亡教育的现状、提出死亡教育的必要性,并综述了相关研究,提出研究采取的方法。第二部分,提出幼儿园死亡教育的价值:幼儿园死亡教育有利于幼儿健康情绪情感的养成、幼儿园死亡教育有利于生命品质的提升、幼儿园死亡教育为幼儿科学知识和观念的获得奠定基础。第三部分,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并结合死亡教育本身的特点,分析出幼儿园死亡教育的特点:幼儿园死亡教育是一种防御性的教育、幼儿园死亡教育是幼儿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死亡教育是依据幼儿对死亡的认知水平分阶段进行的教育、幼儿园死亡教育的实施方式具有多样性。第四部分,提出幼儿园死亡教育的实施建议:从转变教育观念,灵活运用教育技能;采用合适沟通方式取得家长的支持两方面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