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屈光不正是眼科最常见的病症,是全社会的医学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准分子激光研究的不断深入,屈光手术正在健康和快速的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性手术的概念和临床效果已被广泛接受。但是,它仍存在不少的问题或缺陷,其中视觉质量和视光学方面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我们通过对行PRK和LASIK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以进一步了解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远期疗效。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PRK和LASIK治疗近视及散光术后10年以上视力、屈光度、并发症以及视觉质量的情况,从而评价两种切削方式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996年11月-1998年4月行PRK手术的116例患者(219眼)及行LASIK手术的39人(70眼)。行PRK手术患者按术前等值球镜度分为3组,A组:-1.00~-3.00D,53眼,B组:-3.125~-6.00D,125眼,C组:-6.125~-16.00D,41眼;行LASIK手术患者按术前等值球镜度分为3组: D组:-3.00~-6.00D,17眼,E组:-6.125~-10.00D,33眼,F组:-10.125~-20.00D,20眼,术后随访10-12年,观察并记录视力、屈光度、并发症以及视觉质量的情况。结果:(1) PRK组:术后10-12年裸眼视力≥0.5者, A、B、C组分别为100 %、100%、90.24%;术后10-12年裸眼视力≥1.0者, A、B、C组分别为84.91 %、80.80 %、26.83%;术后10-12年屈光度在预定矫正度±1. 00D以内者, A、B、C组依次为92.45%,74.4%,31.71%;术后10-12年最佳矫正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A、B、C组依次98.11%、98.4%、92. 2 %;PRK手术术后综合满意度为90.52%。(2) LASIK组:术后10-12年裸眼视力≥0.5者,D、E、F组分别为100 %、84.77%、60.7%;术后10-12年裸眼视力≥1.0者, D、E两组分别为70.59%、21.21%,术后10-12年屈光度在预定矫正度±1. 00D以内者, D、E、F组分别为88.24%、72.73%、40%;术后10-12年最佳矫正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D、E、F组依次为100%、93.94%、75 %;LASIK手术术后综合满意度为87.18%。(3)两组患者无一例出现1级以上角膜上皮下雾状浑浊(Haze)、继发性圆锥角膜、角膜扩张和视网膜脱离。结论PRK和LASIK是治疗近视安全有效的方法,其预测性及稳定性与近视度呈负相关,LASIK治疗高度近视时近期疗效明显,但远期疗效与PRK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RK较LASIK术后患者视觉质量及满意度好。两种手术均远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