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eidj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全球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理念下,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绿色储能器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锂离子电池由于锂矿产资源匮乏、分布不均以及高昂的成本,在中国大规模储能领域的应用受到明显的限制。为开发新一代低成本储能器件,有机钾离子电池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相比于常规的无机材料在储钾时普遍存在的结构坍塌、稳定性差等问题,有机材料被证明可以稳定存储离子半径更大的钾离子,具有绿色环保、结构可设计以及性能可调控等优点。但现有研究中,尚缺少综合性能优异的有机电极材料,其普遍面临的两个严重问题是易溶解与导电性差。此外,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负极一侧会产生活泼的金属枝晶,影响电池的安全性。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了几种电化学活性的有机化合物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围绕有机分子结构设计、改性方法、电化学性能和储能机理展开研究,以提高有机电极材料在钾离子电池中的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促进有机钾离子电池的实际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使用简单且难溶的有机酸——对苯二甲酸(1,4-Dicarboxybenzene,H2TP)作为负极活性材料,研究了其锂离子和钾离子存储能力。循环测试和计算发现,H2TP在首周还原过程中,能够产生H2,生成相应的对苯二甲酸盐。经过与导电炭黑(Super P,SP)球磨改性后,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有机负极,H2TP可以在500 mA·g-1的高电流密度下提供约235 mAh·g-1的高比容量,稳定充放电循环500次;作为钾离子电池的有机负极,H2TP表现出约240 mAh·g-1的实际比容量,能够稳定充放电循环150次。结果表明,H2TP具备存储锂离子和钾离子的通用能力,可以作为多种碱金属离子电池的有机负极材料。(2)为了克服有机小分子在液态电解液中的溶解性问题,在有机小分子结构上“安装”离子键,有效解决了有机电极材料溶解于电解液的问题。通过水解反应,设计合成出拥有4个K-O离子键的有机化合物——苝-3,4,9,10-四羧酸钾(Potassium Perylene-3,4,9,10-Tetracarboxylate,K4PTC)。循环伏安测试(Cyclic Voltammetry,CV)及量子化学计算发现,作为新型有机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K4PTC表现出两电子氧化还原活性,理论比容量为93 mAh·g-1。与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原位复合后,K4PTC可以在500 mA·g-1的高电流密度下实现2500次长循环,保持约50 mAh·g-1的高度稳定的实际比容量。结果表明了K4PTC作为有机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可以实现优异的循环稳定性。(3)在研究得出K4PTC具有降低溶解度、提高循环稳定性能力的结论基础上,为进一步实现高比容量与能量密度,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小分子——1,4-双(1,4-二甲酸钾苯基)苯(1,4-Bis(1,4-Potassium Dicarboxylate Phenyl)Benzene,BBK2TP),探索了其存储钾离子的电化学机理与充放电性能。BBK2TP经过四步反应过程成功合成,表现出对常见电解液溶剂的难溶性。CV和充放电测试发现,BBK2TP拥有4电子氧化还原活性,能够实现192 mAh·g-1的高理论比容量。在循环过程中,BBK2TP实现了最高234 mAh·g-1的实际比容量以及50圈的稳定充放电循环。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放电中值电压为0.47 V。结果表明,BBK2TP既能在全电池中实现高的能量密度,也避免了钾枝晶的生成,有效提升电池的安全性。(4)为了促进钾离子电池的实际应用,有必要深入研究具有高工作电压的有机钾离子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以“缺钾型”的对苯二甲酸钾(Potassium Terephthalate,K2TP)作为有机负极,以“富钾型”的聚(N-乙烯基咔唑)(Poly(N-vinylcarbazole),PVK)作为有机正极,制备了具有高工作电压(>2 V)和长寿命的有机钾离子全电池(K2TP//PVK)。经过材料的改性以及电解液的优化,相较于已报道的基于全有机负极/正极的钾离子电池,K2TP//PVK全电池表现出3.2 V的高平均工作电压和2 V的最低工作电压。在2 A·g-1的高电流密度下,K2TP//PVK实现了3000次充放电循环,平均放电比容量为46 mAh·g-1。结果表明,使用纯有机电极的钾离子电池可以实现高工作电压和长循环寿命。(5)为了研究有机电极材料在钾离子电池中的循环稳定性问题,设计合成了三种难溶性的有机化合物(小分子型的1,4-二(9,10-蒽醌基)苯(1,4-Bis(9,10-Anthraquinone)Benzene,BAQB)、聚合物型的聚(3,4,9,10-苝-四羧酸酰胺-1,4-二氨基蒽醌)(Poly(3,4,9,10-Perylene-Tetracarboxylic Acid Amide-1,4-Diaminoanthraquinone),PPAQ)和聚(1,4,5,8-萘四羧酸酰胺-1,4-二氨基蒽醌)(Poly(1,4,5,8-Naphthalenetetracarboxylic Acid Amide-1,4-Diaminoanthraquinone),PNAQ)),探索了其储钾机理与充放电性能。溶解性与充放电测试发现,线性有机小分子BAQB相较于常见液体电解液,具有优秀的难溶性,表现出最高232 mAh·g-1的实际比容量(库伦效率接近100%),在循环3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57%。而聚合物PPAQ和PNAQ则具备更优异的循环稳定性。PPAQ实现了200圈的稳定循环,容量保持率为82.5%;PNAQ在1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实现了200圈的稳定循环,容量保持在138 mAh·g-1,保持率高达92%。结果表明,聚合物在有机钾离子电池中能够实现更为稳定的充放电循环。
其他文献
相转化聚合物膜具有重量轻、易于功能化、制备工艺多样、孔结构可调等诸多先进功能和显著优势,有望应用于传感器、低介电、电磁屏蔽等领域。与其他制备聚合物多孔膜的方法相比,湿法相转化法具有简单、可控、易操作、微孔结构可调、适用于规模化制备等优势,被认为是向聚合物基体中引入多孔结构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聚芳醚腈作为性能优异的新型特种功能聚合物具有高强度、耐高温、抗氧化、耐腐蚀等显著优点,在航空航天、电子电器、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一直是中国传统医学中最名贵的药材之一,被誉为“百草之王”。人参的许多药效也被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研究所证实,并已被应用到包括肿瘤、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但由于生长周期长,加之过度人为采挖,野生人参资源逐渐萎缩并面临枯竭,已被列为“国家重点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因此,人参的利用主要依赖栽培人参。但可供人参栽培的土地资源有限、栽培人参的质量也
松辽盆地作为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陆相含油气盆地,盆地沉积过程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增加,盆地油气勘探已经逐渐面向盆地深部。前期研究认为松辽盆地基底主要由加里东、海西褶皱变质岩系及同期岩浆岩组成。盆地也有生命,盆地基底的研究是对盆地生命周期认知的开端;松辽盆地位于中亚造山带的东部,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心,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松科2井位于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于2018年顺利完钻,完钻深度
论文选择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南缘嵩县-汝阳地区A型花岗岩、华北克拉通东部胶-辽-吉带桓仁A型花岗岩及高丽墩台斜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的岩石学、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主微量元素、全岩Sr-Nd-Pb同位素、锆石原位Hf-O同位素、磷灰石原位主微量元素和Nd同位素以及斜长石矿物化学的综合研究,确定了它们的形成时代和岩石组合,查明了花岗岩的成因类型,探讨了 A型花岗岩和斜长花岗岩的岩
半导体量子点是一类具有优异荧光性能的低维纳米材料,在光电器件、化学检测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高质量半导体量子点通常含有重金属元素(如镉、铅)且普遍表现为油溶性,导致其具有较大的生物毒性,限制了其在水溶液体系中的实际应用,因此涌现了大量的荧光量子点表面修饰方法以改善上述缺陷。其中,利用聚合物基体将多个量子点包埋于聚合物内部形成量子点/聚合物复合微球的方法,不仅可以制备在水溶液中稳
研究背景:肥胖(Obesity)、高血压(Hypertension)、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等疾病统称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chronic diseases,NCD)。既往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NCD患
相控阵天线能够实现快速波束扫描、自适应波束形成及抗干扰、高精度搜索及跟踪等先进功能,广泛应用于军民领域的各个场景。未来的电子平台的发展方向趋于电子侦察、电子干扰、雷达探测、无线通信等多功能一体化。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战场环境,电子平台的隐身技术已成为当前军事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对搭载的天线数量及天线的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因此,未
通过识别手势动作对设备进行隔空操作是自然人机交互的重要手段。基于高分辨雷达的手势动作识别具有目标信息丰富、隐私保护性能良好以及光照鲁棒性等优势,是目前手势识别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在智能家居、自动驾驶等领域有潜在应用需求。作为传统人机交互的替代模式,现有的高分辨雷达手势识别技术着重解决手势动作识别准确性的问题,而针对识别方法高鲁棒性和低延迟性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手势动作的
锂硫电池是一种高能量密度(2600 Wh kg-1)和低成本电池体系,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因此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但是,锂硫电池距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穿梭效应造成活性物质损失,导致容量衰减以及循环寿命缩短;(2)充放电产物(硫和硫化锂)导电性差,影响了反应的动力学性能;(3)含硫物种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巨大的体积变化,影响电极结构的稳定性与
随着无线通信的迅速发展,未来网络中数据速率需求爆炸式增长,以适应不断涌现的新型智能业务。超密集网络(Ultra-dense network,UDN)旨在特定区域内部署大量具有低功耗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是实现未来网络无缝覆盖、高速通信、海量接入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随着网络中接入点的密集部署导致了不规则的小小区结构,也使得其覆盖区域的干扰分布更加复杂。为了实现更高速率、更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