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地区近零能耗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来源 :沈阳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f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化带来的是全球经济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不断发展的经济、工业、交通和建筑都在不停的消耗着地球宝贵的资源、而能源消耗的量也在不断增长。因此建筑节能则成为能源工作开源节流的重要举措。而办公建筑的节能作为高能耗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己经成为建筑节能工作的重中之重。零能耗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但目前的技术水平,达到零能耗需要较高的投资和非常高的施工水平。欧洲自2010年以来,大力倡导发展近零能耗建筑,在当今技术水平下,确立可实现的能耗目标。欧盟各个成员国纷纷响应,建立指标与规范。我国也于2005年建立《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设计导则》,旨在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近零能耗建筑。目前,我国被动式建筑及超低能耗建筑的研究停留在居住建筑层面,对于能耗较大的公共建筑较少涉及,对严寒地区的研究也不甚全面。因此,本文从严寒地区气候特点和办公建筑的普遍特点入手,通过调研建立办公建筑基础模型及指标,对已建立的标准办公建筑运用Energy Plus模拟软件进行能耗模拟分析,得出严寒地区近零能耗指标限值和实现能耗目标的建筑节能系统参数。归纳总结出现有技术在能耗标准限值和严寒地区气候条件的背景下,适宜节能技术的遴选组合。最后通过实际近零能耗项目,对节能设计模式进行验证。本文的主要结论为:1)严寒地区近零能耗办公建筑能耗限值和节能系统参数。以严寒地区代表城市沈阳为例,通过对办公建筑标准模型的能耗计算,提出适合于当地气候条件的近零能耗办公建筑能耗限值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2)严寒地区办公建筑近零能耗设计模式及适用技术甄选集成。针对严寒地区所处地理位置的自然环境、可再生能源利用现状、经济性等,建立严寒地区近零能耗办公建筑使用技术体系遴选集成。
其他文献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基坑支护工程已成为高层建筑基础工程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在施工中应根据不同的技术、设备和地质条件,选择经济、合理的支护施工方案,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不同的地方文化和审美制度规约造成了跨文化审美交流的障碍,但审美共性以及普世性的情感联系和审美需要形成了跨文化审美实践的基础。文化差异以及审美交流隐藏的不同文化权
基础性、公益性油气地质调查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刚起步的领域,实验测试作为油气地质调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油气地质工作提质量和出成果。制定一套科学的油
棉花水育苗是一项集约化程度很高的育苗新技术。本文概述了棉花水育苗技术的主要特点、操作规程及推广应用优势,并对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