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旧城市公园是城市发展的见证,更是一座城市的标志。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其使用功能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往往也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老化”。因此老旧城市公园的改造已逐渐成为必然。当然与全新公园的设计与建设相比,老旧城市公园的改造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困难。本论文以辽宁省朝阳人民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有“公众参与”的各类问卷调查,展开了该公园改造前分析评价,形成了科学合理的改造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从整体布局、景观要素到关键景观节点的改造方案。同时基于改造方案展开了该公园改造后效果的分析评价。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改造成果。公园改造前第一轮问卷调查包括封闭式问卷及李克特量表问卷。其中封闭式问卷结果表明:朝阳人民公园对于朝阳市居民来说是一处相对重要的场所,知名度高,深入人心。公园环境评价整体较好,因年代原因植物基础好;但存在着道路空间混杂,在游览时没有方向感、多数设施损坏却没有及时修理、水体较差、文化体现薄弱等问题。李克特量表结果表明:该公园总体问题表现在七个方面,即公园植被美观度稍低、建筑老化损坏严重、人工设施部分散乱、文化性缺失、水体环境欠佳、管理不足以及道路分区缺失。使用者认可程度排序为:植被(4.00)>建筑(3.43)>人工设施(3.13)>文化(3.07)>水体(3.06)>管理(2.97)>道路(2.93)。公园改造前第二轮SD法评价问卷针对10张评价样本图片及12个景观特征评价因子展开。结果显示:朝阳人民公园内部景观在整体景观开敞度、景观幽静度以及景观吸引力等方面有着较好的评价,而仍需加强的评价方面则为铺装效果、景观功能性、景观管理度以及景观文化气息。各分区评价样本间得分也有所不同。据此,本研究形成了朝阳人民公园景观优化总体布局、景观要素及关键景观节点的改造策略,并完成了相应的改造技术方案。第三轮SD法评价针对第二轮10个评价样本对应的改造效果图及相同的12项评价因子展开。结果表明:12项评价因子得分都要明显高于改造前。说明改造之前各样本中存在的不足及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本项研究表明有公众参与的老旧城市公园改造更有针对性,期望本研究能为老旧城市公园改造提供一种有效的思路、策略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