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减压装置灵活加工换热网络的优化设计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xi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原油供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不同阶段供应的原油性质很可能具有明显差异.由于加工流程(特别是换热网络流程)的限制,一般一套常减压装置只能加工一种或几种性质相近的掺炼原油.因此研究如何通过换热流程的优化设计以提高常减压装置的加工灵活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该文围绕这一主题,基于一工程实例:某常减压车间正常情况下加工高硫高酸重质原油(以下简称为高硫高酸原油),但在其他常减压车间大检修期间,为保证其他工段的原料供应,需改为加工沙特阿拉伯轻质原油(以下简称为沙轻原油),本着"以加工高硫高酸原油为主,兼顾加工沙轻原油"的原则,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过对已有换热网络优化技术的分析总结和长期实践摸索,提出了常减压装置灵活加工不同种原油时换热网络优化设计的分层研究策略,针对研究策略的不同层次,借助相应的软件和技术进行换热网络的优化研究.2.依据提出的研究策略,通过各工况的过程模拟、换热网络的最优合成、最优分析、模拟以及换热器优化设计与核算等工作,分别对年加工300万吨高硫高酸原油和年加工200万吨沙轻原油两种工况的换热网络作了相应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各工况间只需通过简单切换就可实现装置灵活加工两种原油的能力.3.所得方案改造工程量小,基本上维持了装置现状,现有设备全部利旧,只需新增换热器5台,新增换热面积1,825m2.两种工况下原油换后终温均显著提高,高硫高酸原油换后终温可达31 5℃,沙轻原油换后终温可达300℃.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前,在陕北的长庆油田、延长油田都存在着同一区块不同层位采出水混合开采、混合输送和回注现象,而且已经成为这些油田普遍采用的处理工艺,但结垢已经成为了大部分油田普遍
从1986年至今,微波促进有机反应的研究已发展成为一门引人注目的全新领域-MORE化学(Microwave-Induced Organic Reaction Enhancement Chemistry).1893年Biginelli首次报道了
文中以银杏叶粗提物为原料,寻求提纯银杏叶有效成分—内酯和黄酮两类化合物的有效方法.通过试验和研究,确定以超临界流体萃取结晶技术与溶剂萃取技术的组合工艺,该工艺是能够
该文通过两种方法,传统三步法和创新两步法,以氧化铝涂层改性多孔陶瓷基体来制备碳三馏分选择性加氢催化剂.传统三步法包括三个过程:1)氧化铝涂层的前体AlOOH溶胶的制备:2)对
学位
为了克服氯代醚间歇生产工艺中存在的各种缺点,该文采用改进的亚甲基苯胺新工艺路线,对除草剂乙草胺、丁草胺、异丙草胺和杀菌剂2-氯-6-乙基-N-丁氧甲基乙酰邻甲苯胺的合成工
对于海上采油平台,由于受环境、场地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使用的降凝剂必须满足以下几点:药剂自身凝点低、闪点高、能大幅度降低原油凝点、能长时间保持降凝效果、在环境温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