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投资的根本目的就是取得收益,但是收益又与风险相伴,所以收益率和波动率是股票市场最为重要的两个特征。时间序列的波动率一般存在持续性、簇丛性和非对称型。自二十世纪六士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股市收益率波动研究重点逐渐侧重于波动的非对称性。国外学者相继提出了非对称GARCH模型和非对称Sv模型来检测波动非对称的存在性,并通过研究发现众多国外市场均存在非对称现象。国内学者也在我国股市的相关研究中发现了波动非对称现象。本文从国内外股市非对称性研究现状入手,发现我国股市非对称性特征有时会表现出利好消息对波动的影响大于利空消息,这异十国外成熟市场的结果。因此,我们提出了区别于国外学者的关于股市波动非对称性的准确定义。另外,针对非对称形成原因的两种假说进行分析,发现其均不能解释我国股票市场非对称现象,针对市场特点、投资者行为以及投资者行为在市场中的表现,我们对我国非对称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市况说”来解释这一现象。我们应用了基于信息差异的TGARCH模型将我国上证指数分别在整体上和按照“市况”分为四个阶段进行考察。结果发现我国股票市场在整体上和四个阶段上,均存在非对称现象;在整体上的非对称性与成熟市场上一样,利空消息对波动的影响大于利好消息;股市波动阶段性特征根据市道不同而有所不同,在熊市中,存在负面消息的冲击大于正面消息,而在牛市中,正面消息的冲击大于负面消息,这也可以说明市道可以解释我国股市阶段性波动非对称性特征。接下来,分别给出股市非对称性的研究对股市完善和投资者的意义,为促进市场稳定、提高投资者的投资管理效率以及风险管理效率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