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老人与健康老人体力活动量的比较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aiy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慢性病老人和健康老人体力活动量的对比研究,探讨慢性病人体力活动模式在日常交通、日常生活、日常休闲及娱乐等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我国老年人通过体力活动预防、干预慢性病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方法:本研究以60-65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自填式长卷对老年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对老年人日常交通、日常生活及日常运动休闲及娱乐的体力活动量进行调查统计,比较健康老年人和慢性病老年人在这三个方面的不同,并探讨其原因。   结果:   1.患病组在体力活动不足和体力活动充分上极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在总体力活动量上,患病组老年人体力活动能量消耗中位数为645,正常组老年人体力活动能量消耗中位数为1542,正常组极显著高于患病组,P<0.01。   2.在日常交通有关的体力活动量上,患病组极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与交通有关的骑车体力活动量上,患病组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与交通有关的步行体力活动量上,患病组极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   3.在日常生活体力活动量上,患病组极显著低于正常组;患病组在中体力活动量上极显著低于正常组。正常组中参加日常生活有关的重体力活动率极显著大于患病组,P<0.01。   4.正常组及患病组在在运动体力活动总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与运动有关的步行体力活动量,患病组和正常组不存在显著差异;正常组参加运动有关的重体力活动的比例显著高于患病组,P<0.05。患病组和正常组在运动及休闲有关的中体力活动量的分布不呈显著差异。   结论:   1.在正常组体力活动量中,日常交通>日常生活>运动休闲,而慢性病组老人的体力活动中,日常交通>运动休闲>日常生活,体力活动模式表现出差异性。   2.慢性病组无论是在日常交通体力活动总量中,还是在骑车与步行体力活动量中均极显著低于正常组。   3.在运动及休闲方面,患病组与正常组的总体力活动量均不高,且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患病组参加重体力活动率显著低于正常组。
其他文献
学业情绪是学生在各种学习情境(课堂、课外以及考试等)中所体验到的各种情绪,是一种情境性情绪。课堂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情境之一,也是引发学业情绪的主要情境。然而,目前有关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智能科技的发展,使人类步入了一个新型的时代——信息时代。为适应这一时代的变迁,世界各国都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以“教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