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梵志诗、寒山诗(附拾得诗)用韵比较研究

来源 :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ni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人已对王梵志、寒山(拾得)的诗韵进行过不少的研究,如若凡、刘丽川、都兴宙、林炯阳和朱汝略等先生,但由于当时各方面的条件所限,和文章的侧重点不同,对此二人的诗韵还需进一步研究,而且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人将二人的诗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本文在项楚先生对王梵志诗和寒山诗作了全面细致的校勘、注释工作的基础上对王梵志诗和寒山诗的用韵情况重新进行了全面地整理,并对二人的用韵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加以对比,发现以下一些特殊的通押情况:一,王梵志诗中尤侯部的唇音字已系统地转入了鱼模;二,王梵志诗中-m尾向-n的靠拢已经露出端倪,而寒山诗中则无此倾向;三,王梵志诗中江部与东钟部近而与阳唐部远,这与周祖谟先生、王力先生的结论江部与阳唐部合流完成于隋朝之前并不一致,笔者认为这是不同地域方言发展进程的不同。另有一些异摄通押的情况,如王梵志诗中出现的效摄和流摄、效摄和蟹摄、果摄和蟹摄、止摄和假摄通押等,笔者解释不清,望各方家不吝赐教。
其他文献
为了明确黄河水下三角洲北部区域海洋动力对海底地形变化的影响,采用2009年黄河水下三角洲北部区域高精度水深地形资料,与2004年水深地形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利用2009年
为解决岩屑回注过程中回注浆的稳定性难题,研制了PE—SCA101携砂剂,并对携砂剂的携砂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携砂液的粘度不是影响携砂能力的主体因素,携砂液携砂能力是岩屑颗
为保证琼州海峡海底电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拟对掩埋深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地段的海底电缆进行抛石保护。抛石过程中,块石由于沉降和水流作用具有一定的速度,会对海底电缆产生冲击力,甚至对电缆造成破坏。根据工程海区环境动力因素,对抛石施工过程中散抛块石所受浮力、流体阻力及水平推动力进行推导,获得块石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运动方程,推导获得块石对海底电缆冲击力的计算公式,并确定冲击力的影响因素。结合抛石工艺和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