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流廊道景观作为一种内涵丰富的综合性景观,为人类社会提供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当代社会,通过建立河流生态系统,实现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控制河流污染等以更好地达到人类亲近自然的需求,已经成为城市河流廊道研究的共识。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河流景观也同所有景观资源一样面临着景观趋同化单一化、地域特色丧失等通病。此外,人类出于防洪等需要,盲目地通过裁弯取直、修筑硬质驳岸等措施,不断地对河流进行改造,忽略了河流的生态性,河流廊道自然属性丧失的现象日益凸显,并由此造成了河流廊道各功能要素的失衡,使城市河流廊道自然生态功能与社会功能之间呈现此消彼长之态势,不利于城市经济与河流廊道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国内外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研究和城市河流廊道规划理论研究发现,内外学者都趋于将河流和其两岸的一定范围内水陆交错系统看成是一个整体系统,即为河流廊道系统,并且该系统是绿色基础设施中的重要廊道,具有连通生态网络系统各节点的作用,统筹协调人与自然矛盾。本文通过绿色基础设施和城市河流廊道耦合性分析,提出构建多功能协调的城市河流廊道。城市河流廊道各功能要素发挥状况、存在的问题与矛盾随着廊道空间发展状态不同而产生改变,解决问题需要把握其内在规律,因此本文创新性地构建城市河流廊道功能评估指标体系定量化评估各功能要素发挥情况,以评估结果为依据,对城市河流廊道进行综合功能分区,分区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各区段优化建设目标与策略。基于此,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以绿色基础设施理论、河流生态学等理论为基础,以成都市府南河为例,分析成都市府南河河流廊道各功能要素发挥现状,提出适应性优化策略。(1)构建城市河流廊道功能评估指标体系。绿色基础设施空间规划模型是以GIS为技术支持,分析评估绿色基础设施各功能要素的一种分析问题的工具,模拟城市发展现状,为制定相应决策提供定量化分析依据。本文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空间规划模型构建城市河流廊道功能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是指以绿色基础设施空间规划模型指导分析评估城市河流廊道各功能要素,即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GIS应用空间分析等方法直观量化城市合理廊道各功能发挥现状,并对各功能进行加权评估得到城市河流廊道综合分析结果(2)城市河流廊道功能优化策略。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其目的之一是分析与发现问题,其二便是为解决问题提供思路与依据。基于此,本文在府南河河流廊道功能评估与分析的基础上,对府南河河流廊道进行了更加深入而细致的分析与评价,将城市河流廊道各区段类型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修复区、建设开发区、缓冲区和过渡区5类,分析各区段问题与主要矛盾,提出各区段优化目标以及空间优化设计策略。最后,回顾全文,对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同时分析总结研究中存在不足,以待对日后研究提供一定帮助与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