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亚低温联合药物后处理对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2比较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与亚低温联合丙泊酚后处理的保护作用。 方法:取出生24小时以内的新生SD乳鼠的脑皮质细胞,体外培养至第七天随机分为五组(每组取30例样本):A组(正常细胞对照组),B组(损伤细胞对照组),C组(亚低温处理损伤细胞组),D组(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处理损伤细胞组),E组(亚低温联合丙泊酚处理损伤细胞组)。B、C、D、E组第七天予以200μmol/L谷氨酸(GLU)损伤30 min,所有组换正常培养液继续培养,C、D、E组再0.5 h后放入33℃、5%的二氧化碳温箱中,同时D、E组予以对应药物后处理,孵育24小时后,所有组更换正常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细胞生长至第九天用ELISA法观察c-fos蛋白含量、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用MTT法测定神经细胞存活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在HE染色下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神经组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和透视电镜下细胞器的改变。 结果:与损伤组比,亚低温后处理组、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后处理组、亚低温联合丙泊酚后处理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0.43±0.04)%、(0.82±0.05)%、(0.70±0.05)%比(0.20±0.02)%],细胞凋亡率[(2.31±0.40)%、(1.38±0.24)%、(1.90±0.32)%比(9.83±0.45)]、c-fos蛋白浓度[(3.94±0.45)%、(2.95±0.34)、(4.01±0.34)%比(6.96±0.42)%]、LDH漏出率[(0.58±0.03)%、(0.53±0.02)%、(0.57±0.02)%比(0.67±0.03)%]均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P<0.01);细胞形态受损程度和神经元超微结构病变均减轻。三个后处理组中,以D组后处理组效果最佳,C组与E组在c-fos蛋白浓度、LDH漏出率两组指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亚低温、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亚低温联合丙泊酚后处理对谷氨酸诱导的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皮质神经细胞均有保护作用,三者之间以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的效果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