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发光显示作为新型显示技术的代表,正在迅速发展,印刷显示、柔性显示和半导体照明等方面更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利用交联材料实现溶液加工法制备器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同时,蓝光材料作为有机电致发光的短板,也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本论文对可交联空穴传输材料展开了系统研究,发展了两种新型可交联空穴传输材料,通过探索新的交联条件,改进交联工艺,提高了材料的交联效率,降低了交联温度,最后合成了两种新型蓝色荧光发光材料,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论文主要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二章)设计合成了一种由螺芴和三苯胺基团为核心骨架的苯乙烯型可交联空穴传输材料SDTF,对材料的各方面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材料合成方便,交联后薄膜稳定,在空气中可以长期保存。制备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和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QLED),并与商业化高分子空穴传输材料poly-TPD进行了对比,SDTF材料在各种器件中均有良好表现。实验证明,SDTF材料适用于旋涂和喷墨打印的方式制备OLED和QLED器件,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第二部分(第三章)设计合成了一种由螺芴和N-苯基咔唑基团为核心骨架的苯乙烯型可交联空穴传输材料SDOTF,该材料热稳定性、抗溶剂性能优良,但材料的交联温度较高。为了降低交联温度,我们开发了光热协同作用的新交联条件,通过选择合适波长和功率的紫外灯,在光照和加热的协同作用下,能有效降低交联温度,缩短交联时间,有利于在工业化生产中提高生产效率。第三部分(第四章)设计合成了两种新型噁唑类蓝色荧光材料TPA-PPO和CzPh-PPO,材料以2-吡啶噁唑为核心骨架,通过引入不同的供电子基团形成D-A型分子,提高了分子的荧光量子产率。通过制备器件,我们发现两种材料的电致发光均为深蓝色,其中由于CzPh-PPO器件中意外出现的激基复合物发光,使器件成为了白光器件,这一意外现象为制备单发光层白光OLED器件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