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融通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k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以后,要想被中华民族接受和认可,就必须寻找促其生根发芽的土壤,而这一土壤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文化内核的中华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有着许多相似因子,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和谐融通,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顺利前行的强大动力。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也形成了博大而精深、丰富而凝练的中华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发挥着重要的支撑、激励、教育塑造和凝聚功能,不断推动中国前进的步伐。但是近代中国由于遭遇了强大的变故,中华民族精神日趋萎靡,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此时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上的指导,解除了其发展的困境,为其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其重现光彩。而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也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为其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高素质的实践主体。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需要高昂的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的发展也需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促进二者的和谐融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的时代主题,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创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创造性地丰富、锻造和培育了富有时代特色的中华民族精神。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结合实际,在承袭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即毛泽东思想,并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塑造了富有时代特色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等。而邓小平率领党和人民铸就的邓小平理论内在包含着对传统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党和人民结合新的实践需要和时代特点,创造了民族精神的新内容、新形式,即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的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理论,新任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思想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科学理论,这些理论继续深化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并指引党和人民在实践中锻造了九八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具有时代价值的民族精神。新世纪新阶段,对于中国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新阶段中国的国内、国际需要,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和谐融通,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真正中国化,使中华民族精神真正源远流长。
其他文献
苦味的识别作为一种防御机制,能帮助动物避免摄入有毒物质,它在动物的长期进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同动物具有不同的生存环境和取食偏好,使苦味识别能力在动物的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性,不仅是当前国际社会,也是我国社会治安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状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每个地域有着独特的
<正>从古生物-古地理研究分析,研究华北地块的古构造位置是分析早古生代全球古地理格局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有关华北地块早古生代的构造位置及其与邻近地块相对位置关系的
随着全球人口增加,耕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受到各国高度重视,盐渍土是重要的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改良盐渍土是多年来土壤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黄河三角洲垦利县为研究区域
大学的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良好的学风是大学得以存续的重要保障。教育部、高校管理者、学者对于现今大学学风问题的指出凸显了大学学风管理的重要性。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
明代是书法学习体系化的时代,明人一改宋人多用题跋对书法进行鉴识、品第和评论的方式,出现了一些在论述书法和探讨书法学习方面有体系性的著作。明代丰坊的《童学书程》尤其
目的探讨日益突出的医疗纠纷现象对医疗行为造成的影响及后果,找出其原因,探寻解决方法。方法通过座谈,电话采访了226名医生,通过他们对近半年发生的医疗纠纷回顾、自身医疗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万经其人及其书学思想。文章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万经其人。根据《濠梁万氏宗谱》一书,梳理甬上万氏的世系。论述甬上万氏的家学传统,指出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