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推进了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迁移人口在城镇中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人口迁移模式由最初的家庭主要劳动力的个人式迁移,转变成部分或者完整的家庭式迁移。迁移人口子女跟随父母进入城镇,其教育问题相伴而生。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各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该部分人群在城镇中受教育的权利,但由于政策本身的不完善和执行主体自由载量权过大,迁移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依然存在。解决迁移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不仅促进社会教育公平,而且推进我国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澄迈县对劳动力的需求逐年增加,随着人口呈家庭式迁移的大量进入,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愈发凸显,给县政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本文通过实地走访相关部门,了解政策法规和指标数据、收集样本点信息,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政策分析法、问卷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对澄迈县当前户籍制度、教育制度进行了考察,发现存在教育资源不足以满足迁移人口子女教育需求、迁移人口子女失学率高、心理问题严重导致融入困难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户籍、教育、监督制度不完善、公办学校覆盖不全面、家庭和学校对迁移人口子女教育的忽视和迁移人口子女过早承担家庭责任等因素的影响。对应问题和成因,结合澄迈县当前实际,本文提出完善户籍制度与义务教育保障措施、推进办校主体多元化、提高迁移人口家庭的重视、健全完善未成年人父母控辍保学责任法律体系等解决对策,从而实现教育公平,解决澄迈县迁移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推动澄迈县社会经济事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