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省山区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绿色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和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组成部分,其发展对整个河北省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蔬菜产业是农业重要的组成部分,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山区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民收入的增加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北省山区蔬菜产业为研究对象,明确了河北省山区蔬菜的种植现状和分布特点,分析出七种不同蔬菜生产的优势区域布局,并对蔬菜种植的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进行了测算,对山区蔬菜生产投入产出的不足和冗余情况提出合理的调整。为促进山区蔬菜产业的发展和农户科学的蔬菜管理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河北省山区蔬菜种植分布规律根据统计数据分析结果,河北省山区蔬菜种植面积大、种类多。2016年河北省山区蔬菜产量达2.86×10~7 t;蔬菜面积达4.36×10~5 hm~2,露地蔬菜、地膜蔬菜和设施蔬菜分别占蔬菜总种植面积的33.60%、26.13%和40.27%;设施蔬菜中塑料大棚蔬菜、中小棚蔬菜和日光温室蔬菜分别占39.11%、22.58%、38.71%。不同类别蔬菜分布较均匀,白菜类种植面积最大为9.38×10~4 hm~2,占总体的25.14%,主要分布在唐山市的玉田县、承德的丰宁县和昌黎县。其次是瓜菜类,占14.71%,葱蒜类的种植面积较小,只占全部的10.89%。(2)河北省山区蔬菜种植的优势地区运用灰色系统分析方法,综合自然社会和经济多个指标,得出河北省山区七种不同蔬菜种植的优势地区分布差别较大。高类地区出现更多的主要有白菜类、根茎类、茄果类和葱蒜类,主要分布张家口市、承德市和秦皇岛市的部分地区。叶菜类、瓜菜类和豆用菜类的生产高类地区较少,分布较零散,蔬菜生产水平有待提高。7类蔬菜5种以上处在高类地区的有昌黎县、崇礼县、抚宁区、沽源县、康保县、迁安市、桥西区(张家口市)、永年县、玉田县9个地区,5种以上处于低类地区的有承德县、丰宁县和阜平县3个地区。(3)河北省山区主要蔬菜的资源利用效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得出河北省山区蔬菜种植的总体资源利用效率较好。通过487户蔬菜种植户的调研数据,分析12种蔬菜的投入产出数据可知,蔬菜农业资源利用总体效率(0.946)较高,综合效率中只有露地黄瓜、设施黄瓜和设施菜椒的DEA未达到1;纯技术有效决策单元10个,纯技术有效平均值达0.962;黄瓜种植尽管没有实现规模有效,但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计算出露地黄瓜和设施菜椒的无效单元各投入产出指标的改进方向和具体改进值,其中设施菜椒的土地成本和农药农膜费用分别需要调整65.17%和79.92%,其他投入产出调整较小。综上所述,通过对河北省山区蔬菜的种植现状分析和农户调研结果,明确了蔬菜的种植分布特点,通过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得出了各类蔬菜种植的优势区县。并通过蔬菜生产的投入产出数据分析出主要蔬菜的农业资源效率。以此提出蔬菜生产的投入改进值,提高蔬菜生产效率,以优化蔬菜在河北省山区的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