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气候变暖和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全球的普遍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参与到发展低碳经济的轨道上来。2009年,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温室气体(Green House Gases,GHG)排放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河南省作为我国的中原大省,不合理的工业和能源结构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压力。2015年河南省进出口贸易额为4600.20亿元,全国占比为1.87%,较上年增长5.02%。河南省进出口贸易不断发展的同时,大气和环境质量却不断下降,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全省经济贸易发展的主要瓶颈。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运用Matlab R2012b软件与投入产出模型,针对2005年、2007年和2010年(42部门)的河南省投入产出数据,以及对应年份中各行业能源消耗量为基础,计算河南省出口贸易中的碳排放系数和碳排放量,并利用LMDI模型对河南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驱动因素进行分解,找出导致出口贸易高碳排放量的主要原因。根据本文研究,可以发现:河南省出口贸易的发展是导致其隐含碳排放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是河南省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量从2005年的7543.71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21774.90万吨,再到2010年的37277.02万吨,年均增长25.64%。二是在河南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分解中,规模效应造成隐含碳排放量增加显著;结构效应所起作用弱小,对隐含碳排放量的变动影响不确定;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和生产技术进步(技术效应)可以显著降低隐含碳排放量。本文可能的创新主要包括:一是研究视角创新。本文从省级角度出发,结合河南省出口贸易的特点来测算和分析该省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量,采用投入产出碳排放模型进行测算,使其反映更准确。二是本文采用多学科工具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尤其是利用投入产出法、Matlab计量法对河南省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及驱动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丰富了碳排放的实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