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因子在HIV-1经胎盘垂直传播中作用的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inyu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 早、中、晚孕期胎盘因子体外抗HIV-1的研究 目的:探讨早、中、晚孕期胎盘因子(PF)体外抗HIV-1的作用及其在HIV-1垂直传播中可能的作用。 方法:采用荧光染料Calcien-AM标记的H9/HIV-1 ⅢB分别与早、中、晚孕期不同稀释浓度的PF作用后,与MT2细胞混合培养,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合胞体的形成;用游离的HIV-1 ⅢB感染MT2细胞,并分别与早、中、晚孕期不同稀释浓度的PF作用后,用MTT法检测HIV-1感染细胞的存活率,用HIV-1 p24抗原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p24抗原含量的变化。 结果:各孕期PF并不能抑制MT2和H9/HIV-1 ⅢB细胞的融合,但可以增加HIV-1感染细胞的存活率及减少HIV-1 p24抗原的表达,且效应以早孕期PF最大,中孕期PF其次,晚孕期PF最小,并与剂量呈正相关。 结论:PF在体外具有抗HIV-1的作用,并呈现孕期和剂量相关性,可能在阻断HIV-1垂直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HIV-1感染中作用的体外研究 目的:探讨PF是否通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具有体外抗HIV-1的作用,以及hCG在HIV-1垂直传播中可能的作用。 方法:采用Calcien-AM标记的H9/HIV-1 ⅢB与不同稀释浓度的hCG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促进护士护理操作技能的提高,寻求新的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方法。方法:采取每月抽考、即抽即考的模式,每月反馈点评的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方法,对2010年3、4、5、6J月份的考核成绩
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意大利地区图书馆事业在城市社会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走向兴盛。中世纪完备的修道院图书馆系统准备了丰富的文献藏量;商品经济的繁荣迫切需要专业人才
近年来,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中发生意外事故、人身伤害等日益增多,给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造成不良影响。通过对大学生体育活动中风险的特征及应对措施的研究,以减少大学生伤害
“概论”课担负着助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却存在教学素材陈旧、理论色彩浓厚、语言传播过于学术性等问题,以致学生产生“概论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是董仲舒的一个建议。这个建议汉武帝并未全部采纳。所以董的建议与汉武帝的学术思想政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者不能混同。“霸王道杂之”的儒法结合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基于扩展的明瑟收入方程模型,实证检验苏州市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经济收益率,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教育和培训对提高农民工收入均有积极的正向作用,只不过培训的纯收益率(10.8%)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