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输尿管恶性肿瘤的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学表现特点及其在病理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2月至2008年1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尿管恶性肿瘤33例。以病理分期为金标准,将33例分为低分期组(pT0-T2)和高分期组(pT3-T4)两组,分析33例输尿管恶性肿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对输尿管病变从横径(癌灶沿输尿管横断面最大径)、纵径(癌灶沿输尿管纵向累及范围)、癌灶增强前、后的强化情况及CT影像学上分:期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分期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癌灶沿输尿管横断面最大径0.76—2.54cm,于低分期组和高分期组中横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灶沿输尿管纵向累及范围1.58—25.7cm,于低分期组和高分期组中纵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8例患者行CT增强扫描,癌灶平扫与实质期之间CT值增高幅度21—57HU,增强后病灶显示更清晰,但低分期组和高分期组CT值增高幅度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pT0-pT2期21例,CT分期诊断准确19例,误诊为T3期2例,pT3期7例,CT诊断正确4例,3例低估为pT0-pT2期,pT4期5例,CT与病理诊断完全一致。
结论:
输尿管恶性肿瘤癌灶沿输尿管蔓延纵径大于其横径,纵向累及范围可作为肿瘤术前分期依据的参考,而横径及增强前后CT值增高幅度均不能作为肿瘤术前分期的依据,CT对于pT0-T2期肿瘤无法鉴别,对于pT3期肿瘤鉴别困难,而pT4期CT诊断准确,多平面及曲面重建图像可让临床医师直观立体地观察病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