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征地是国家为了公共目的需要而强制取得其他民事主体土地并给予补偿的行政行为。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主要反映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将农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的行政行为。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对增量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地方政府往往从本地经济发展的利益需要出发,大量征收土地。由于我国现行的征地制度起源于计划经济时期,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几经修改,但直到现在,仍然保持了大量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做法。征地过程中行政干预行为多,市场化程度低且行为不规范,征地制度设计与市场经济体制相脱轨,失地农民上访、群访活动逐年上升,给国家经济建设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因征地矛盾激化而引发的阻工现象,直接影响到城市化建设进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征地成本不断上升,诱发征地制度创新的内生变量不断增强。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对我国的土地征收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期为国家顺利征地扫除障碍,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
本文绪论部分分析了全文的研究背景,论述了国内外关于土地征收问题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简要介绍了本文的体例结构。
第一章介绍了有关土地征收制度的相关理论,包括土地制度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及制度创新理论等等,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相关的理论分析基础。
第二章介绍了我国的土地征收制度及历史变迁,分析了当前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如土地征收脱离公益性原则;集体土地产权关系模糊不清;土地开发过程中收益分配公平性不够;制度性寻租现象广泛存在;土地补偿标准过低,部分失地农民生活得不到保障;征地行为不规范,政府公共治理理念不强等等,并剖析了产生问题的制度性根源。
第三章简要介绍了美国、法国等国家各具特色的土地征收制度,借鉴了其土地征收制度设计与具体做法中比较合理的因素与成分,总结了国外征地制度对我国的一些启示。
第四章针对我国征地中普遍存在的制度性问题,提出了进行制度创新的相关的政策建议。如科学界定征地原则;创新产权机制;确立公平的分配制度;完善失地农民保障机制;提高公共治理水平、强化制度建设等等。
第五章对全文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归纳出本文的主要政策建议与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