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雏鸡氧化——抗氧化平衡的影响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calib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1日龄雏鸡为研究对象,应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其分子生物学等技术,通过血清中T-SOD、MDA及NO含量;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及法氏囊中T-SOD、MDA、NO和iNOS含量动态变化以及上述器官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及法氏囊SOD分型等的动态检测,全面系统的研究了益生菌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疫苗免疫的影响,旨在全面系统的揭示益生菌应用雏鸡、益生菌应用雏鸡联合IBD疫苗免疫对雏鸡体内氧化-抗氧化系统平衡的作用,为益生菌在禽类的研究及应用提供重要的科学实验依据。研究结果发现:   1.1日龄雏鸡应用益生菌后,其血清及上述器官组织T-SOD含量较未饲喂益生菌的对照雏鸡明显增加(P<0.05或P<0.01);IBDV强毒攻击后,益生菌雏鸡血清及上述组织器官T-SOD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及IB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P<0.01),表明益生菌应用雏鸡,IBDV强毒攻击后,机体抗氧化酶合成能力显著增强,抗氧化功能优于对照及IB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   2.IBDV强毒攻击后,益生菌雏鸡血清及上述组织器官MDA含量较未饲喂益生菌的对照及IB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器官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轻微或未见病理变化,特殊染色检测可见,法氏囊纤维化,以网状纤维增生最为显著,胶原纤维次之,弹力纤维不明显,表明益生菌应用雏鸡,IBDV强毒攻击后,抗氧化损伤能力优于对照雏鸡和IB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   3.IBDV强毒攻击后,益生菌雏鸡血清及上述组织器官NO含量、组织器官iNOS含量较未饲喂益生菌的对照雏鸡显著降低(P<0.01),较IB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显著升高(P<0.05或P<0.01),表明益生菌应用雏鸡,通过刺激iNOS表达,使NO含量升高,发挥抗病毒活性,而对照雏鸡大量的NO产生,发挥抗病毒活性外,以细胞毒作用为主。   4.以乳酸杆菌为主配合芽孢杆菌的益生菌制剂无论是单独饲喂雏鸡,还是与IBD疫苗联合,对雏鸡抗氧化损伤保护功能优于以芽孢杆菌为主配合乳酸杆菌的益生菌制剂应用雏鸡。
其他文献
丙酮酸肌酸(Creatine Pyruvate,CrPyr)是一种新型多功能的营养素,兼具丙酮酸和肌酸的双重功能.丙酮酸肌酸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是抑制肌肉中蛋白质的流失,明显增加肌肉重量,同时
2014年以来,在我国许多樱桃谷肉鸭养殖地区广泛流行一种“鸭大舌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鸭生长发育迟缓,鸭喙萎缩舌头外露下垂,跛行瘫痪等,又称鸭短喙-侏儒综合征。已经鉴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cirovirus type2,PCV2)是引发猪圆环病毒相关病的病原,随着我国养殖业集约化以及规模化的迅速发展,猪圆环病毒给猪场带来的损失也逐渐严重。PCV2在我国首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是当今食品安全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诱因,在食源性病原微生物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是重要的病原之一。本实验旨在制备抗0157:H7特异单克
猪细小病毒(Porcince parvovirus,PPV)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以母猪发生流产、不孕、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弱仔等为特征。猪圆环病毒2型(PCV-2)为引起猪断奶仔猪多系统
CD4+CD25+T细胞又称作天然调节性T细胞(natural regulatory T cell, nTreg),可限制效应应答的强度,另一方面,也可限制由过强抗感染免疫应答所带来的组织损伤。新近的研究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