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份额决定:一个综合理论模型及其验证

来源 :中央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uanchonghuan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素分配尤其是劳动收入份额重新成为国内外经济学界的研究热点。相关文献显示,经济学家们近期将劳动份额作为理解总量生产函数的一个形成因素,劳动份额成为宏观经济学、增长理论和国际经济学等诸多领域内的一个重要参数。中国近年来全社会投资率高企引起的经济结构失衡,包括供给端结构失衡和需求端结构失衡,使得要素份额在新常态下的深入研究成为十分迫切的需要。有研究认为,资本回报率历史上总是倾向于高于经济增长率,也即劳动份额相对于资本份额必然是长期持续下降的。收入份额作为初次分配的决定性机制,对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消费、投资具有核心影响作用,因而在企业微观与总量生产函数选择、工资与就业理论、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宏观政策选择等众多研究方面,要素份额的理论假设前提与基础框架都是至关重要的分析基础。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在以下方面进行探索。一是中国三十多年高速的非均衡发展和由政府主导的、高增长率的社会投资拉动已趋近于边际效应的临界点,中国宏观经济进入到发展中经济体普遍存在的结构性失衡日益凸显的阶段。三十多年出口加工型外贸经济的国内要素市场和国际产品市场都已发生巨大变化,即日益扩大的国际贸易顺差受到来自各个主要贸易国贸易保护和贸易抵制的影响日益恶化,以低价劳动力起步和路径依赖的国内加工型贸易在国内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的情况下,已逐渐失去了相对比较优势。因而如何以基于要素收入均衡角度探讨经济平衡发展路径成为新时期面临的重要问题。二是由于长期以来居民收入增长慢于经济总体增长,消费经济长期以来未能居于整体增长的主导地位,而国民福利增加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互为因果和互相掣肘的矛盾统一体。中国近年消费低迷不是通常认为的居民储蓄增加的结果,而是来自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及居民收入占比降低,这与经济发展和增长的根本目标在于谋求国民的福利增加是相违背的。如何从理论到实证进行分析,以规划相关政策来提高劳动份额比例,是本文的重要研究方向。三是在具体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中寻找制约要素合理分配的核心因素。要素分配的良性运转机制有赖于包括初始路径和制度变迁在内的诸多基础因素的有效配合。中国目前的核心问题包括国有资本和国企制度的非市场化扭曲、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对劳动要素流动和公平的市场化定价的阻碍,以及地方政府对区域市场和地方经济的非市场化干预等。这些问题在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均产生重大影响,对―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基础作用‖这一新的经济政策导向还存在重大阻碍,尤其对要素市场的价格和配置的扭曲作用使得经济难以获得长期均衡发展路径。为获得国民经济的长期均衡发展,同时实现经济增长的社会财富增加能真正促进国民福利的增长,有必要就基于要素扭曲为重要研究对象来寻找实际问题解决的路径。四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也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和立法以试图调整和优化收入分配格局,但总体上效果微弱。同时政府收入作为公共调节变量,本身不但未能有效改变分配格局走向,在一定程度上政府收入的快速增长甚至起到了减弱劳动激励的、实质上的负面作用。因而综合分析包含政府收入在内的政府综合政策体系,对其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以探讨影响机制,进而提出经济发展政策和分配政策方面的建设性意见。本文采用―现象和问题描述—理论模型构建—实证计量和分析‖这一基本路径。在问题和现象层面,本文以中国劳动份额的历史变迁为着眼点,通过分地区和分时间阶段进行综合对比,寻找其整体演进特点,同时以国际比较为校准和参照,以分析背后的内在规律。在理论模型构建方面,本文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本分析框架,从微观的生产函数入手,推导总体的劳动份额决定方程,并注重分层推演从微观到宏观过程中的隐含变量的影响作用。在实证计量分析方面,本文主要采用基于Hausman检验和Wlad检验的面板数据模型,包含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分析,并对照以混合OLS最为稳健性参照模型,对序列的异方差、平稳性和共线性进行了稳健性处理。本文共分七章,第一、二章为―导论‖和―劳动份额的测度、演进和现实问题‖,这两章属于现象和问题描述章节;第三章―劳动份额决定的综合理论模型‖为对劳动份额影响因素的全面理论构建;第四章―核心解释变量的探源和测度‖、第五章―劳动份额的实证分析‖为对劳动份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六章―劳动份额的若干扩展研究‖中就政府税收、工资和就业、劳动异质性对劳动份额的影响进行了扩展研究;第七章为研究结论和展望。在第二章―劳动份额的测度、演进和现实问题‖中,先回顾了中外文献关于劳动份额的现实数据测算方法和结果,接着提出了本文的综合测算方案,就统计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进行了综合平衡。在此基础上将测算出的结果与已有文献进行了比较,以保证其稳健性,从而为后续的实证分析提供坚实基础。在此之后以实际数据为基础基于―收敛-发散‖分析框架进行了动态演进分析。在第二章实际现象描述的基础上构建了本文的核心部分——第三章―劳动份额决定的综合理论模型‖,并基于第三章的理论假说命题在后续的第四、第五和第六章进行综合计量分析。第四章对影响劳动份额的三大解释变量市场扭曲、技术进步和垄断竞争进行了单独讨论、测度和机理分析。第五章利用计量回归,分别对经济总体和分三次产业的劳动份额进行验证,得到与理论预期基本相一致的结果。第六章对有关劳动份额的几个未在基本理论方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扩展研究,包括政府税收影响、劳动份额在工资与就业两个维度的分解,以及以一、二级劳动力市场分割为核心命题的劳动异质性的影响。本文得到的基本研究结论为:在理论模型方面,影响劳动份额的主要是三类核心因素,其他因素或多或少间接受到此三类因素的影响:一是在企业和行业层面存在的垄断竞争性加强了资本收入的份额,而降低了劳动要素的收入份额。二是扭曲因素包含多种,总体上分要素市场扭曲和产品市场扭曲,前者又分为对资本的扭曲和对劳动的扭曲,基本结论为对劳动要素的正向扭曲基本上对应于对资本的负向扭曲,均有利于劳动对资本的相对份额上升,反之则结论一样成立。产品市场扭曲由于降低了厂商的最大产出,因而总体上有利于劳动份额的相对增加,而对资本份额不利。三是与技术有关的影响因素方面,首先技术进步对劳动分的影响要看经济体当中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弹性属性如何,替代弹性小于1,要素间为互补关系,则劳动偏向性技术进步与劳动份额呈反向关系,与资本份额呈正向关系,反之结论同样成立。在要素投入组合方面,资本产出比和劳动产出比均对劳动份额产生影响,其中资本产出比占主导作用。基本结论为:当要素间为互补关系时,资本产出比与劳动份额呈正向关系,反之结论同样成立。而在这其中,要素替代弹性是一个关键中间变量,决定了众多影响因素对劳动和资本要素份额的影响方向。本文的实证结果多数显著地印证了理论假设,如在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的背景下,劳动产出比、劳动偏向性技术进步均与劳动份额呈反向关系,以及对要素的人为扭曲并不能带来预想的结果。实证分析证明了垄断竞争性显著地与劳动份额呈反向关系的理论推论。本文的实证分析范围大于理论假设的范围,原因主要在于在对扭曲的现实分析当中,理论体系难以将其完全内生化,或无法对现实扭曲状况进行良好描述。为全面廓清劳动份额的必要,而对劳动份额其进行多方面实证,其中包括对劳动份额的现实演进分析和工资就业两分视野下对劳动份额的实际影响效果。这部分的基本结论为:中国劳动份额在各地区间呈现弱发散趋势,在分产业和分行业当中又各自有不同特点,且实证中对劳动份额在近期将出现系统性反弹的观点持保留态度。由于中国转型过程中的对要素和要素价格的多种扭曲,工资与就业对劳动份额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要素弹性缺乏,总体上工资与就业的正向人为扭曲将产生反向效果,而市场化的推进将有助于劳动份额的提升。此外,政府税收在过去的税收制度下,对要素份额的影响是非中性的,如将税收看作是对要素的扭曲力量,则提高企业所得税即为对资本的负向扭曲,可能有助于劳动份额的相对提高,但对经济总产出则是不利的,从而对劳动要素收入的绝对额同样产生负面影响。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提出三方面政策建议,一是经济运行当中应进一步推进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包括地域间流动、产业间流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流动以及分割市场之间的流动,一方面有助于经济发展的交易成本降低,从而促进增长,另一方面将助益于劳动份额的提高,进而促进经济长期均衡发展。二是政策应基于科学分析和判断,不能简单主观的拔苗助长,例如人为提高劳动力价格,本意在改善劳动者境遇,实际上反而使得劳动整体报酬份额降低。三是尊重市场的分散决策权,由政府主导进行资源配置将产生各类扭曲问题积重难返,而分散化的市场决策,则自动校正各种扭曲和不均衡,有利于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为了解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所接受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现状和如何对其进行课程设置,对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医学院校
  轨道交通领域的智能驾驶是大势所趋,GE、西门子和阿尔斯通都在积极研发相关产品。地铁列车舒适度最优问题是轨道交通智能驾驶领域中的典型问题,指在保证安全行车、精确停
运用历史学的方法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体育的发展历程、所取得的成就进行总结,并系统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为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具有积极意
日本.为着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目前保持着一支实有员额24万人的常备军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进一步调整了“专守防卫”军事战略。逐步突破“和平宪法”的约束,投入高额
十大孔兑是黄河内蒙古段由南向北汇流的10条相邻的一级支流,多年平均向黄河输沙2.711万t/a,洪水泥沙对黄河及下游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是内蒙古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本
目的:讨论我院门诊不合理中成药处方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的24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针对不合理中成药处方情况实施总结分析。结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PC12细胞自噬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PC12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即氧糖剥夺/复氧复糖组)、黄芪甲苷组、自噬抑制剂+黄芪甲苷组。用C
目的探讨乌蔹莓抗炎镇痛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2种急性炎症模型以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慢性炎症模型,研究乌蔹莓不同提取部位ig给药
目的探讨Essen卒中风险评分对中医不同证型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评价意义。方法采用二元回归法对2008年1月-2009年8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发病在2周内的急性脑梗死患
风能是一种源于自然的清洁能源,由于其具有比核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更安全、开发成本更低、技术更成熟、产业化更强的明显优势而成为新能源行业竞争主体之一,各发电企业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