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酚类物质对春季温度骤降的响应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mxfy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择黑林三号(P.psuedo-simonii×P.nigra×P.nigra CL.‘HeilinⅢ’)、黑林五号(P.psuedo-simonii×P.nigra×P.nigra CL.‘A5’)、小黑杨(P.Xiaohei Huang)三个栽培品种的杨树为研究对象,以春季芽萌动期、芽开放期、展叶始期的幼龄杨树酚类物质含量变化与春季温度骤降的关系为主线,以细胞抗冻性和膜稳定性相关的各种生理指标的测定为依据,对在不同程度的温度骤降处理过程中杨树体内的膜相对透性、丙二醛(MAD)含量和缩合单宁、木质素、总酚、黄酮含量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1.春季温度骤降导致杨树的质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升高,二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温度骤降对不同抗冻能力的杨树的细胞膜损伤程度不同,总体而言,黑林三号的最大,黑林五号次之,小黑杨的最小。杨树的可溶性糖含量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枝皮。2.同一生育时期,温度骤降幅度越大,酚类物质含量升高越多;芽萌动期枝皮酚类物质含量变化幅度最大。从酚类物质的类别角度看,抗冻能力较强的小黑杨中木质素含量变化显著,抗冻能力较弱的黑林三号和抗冻能力一般的黑林五号则是缩合单宁和总酚含量变化显著,黄酮含量的变化在不同抗冻能力的杨树间差异不大。3.杨树枝皮和叶片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差异,主要因酚类物质的类别而不同。缩合单宁和总酚在枝皮中含量较高,黄酮在叶片中含量较高,木质素在两个器官中的含量基本持平,不同类别的酚类物质在杨树御寒体系可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其他文献
卫星上电能一般由太阳能提供,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只有一种电压等级。而卫星上仪器与设备所需的供电电压、功率等级各有不同。这就需要不同种类的二次电源来满足这些仪器与设备的要求。所以卫星二次电源的性能与品质将直接影响整个卫星的运作,是卫星成败的关键性因素。本文结合了技术指标,分析了几种基本隔离开关电源的特点和应用场合,选择了正激式变换器作为二次电源的拓扑。综合正激式变换器的几种磁复位方案,选择了有源箝位技术
现在普遍认为真核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分别起源于古老的原核生物——具有光合作用的蓝细菌和α-proteobacteria细菌。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在原核生物分裂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非可再生能源的逐渐枯竭,探索新的可再生能源对于全世界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光伏发电以其独特的优势将成为主要的新能源。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本质就是电网与光伏发电系统相连接,共同向负载供电。并网系统主电路参数的设计对于整个系统至关重要,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效率。同时,直流侧和交流侧滤波器的设计对于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也十分重要。本文基于光伏电池仿真模型,建立了太阳能并网发电最大功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