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利性是第二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对口语流利性及其发展的全面分析和研究,可以为今后的英语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研究以Levelt的言语产出模型和Kormos的二语产出模型作为理论基础,旨在找出学生口语流利性的总体发展趋势和动态变化特征。本研究采用了横断研究法,旨在探讨高中生英语口语流利度在三年中是如何发展的,并探讨其发展特点。本研究的对象包括来自江西南昌的一所重点高中的36名学生(高一、高二、高三各12名)。每个年级里挑选不同英语水平的12个学生作为每个年级的被试完成口语测试。为了比较二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的停顿特征,江西师范大学的一位来自美国的外教也被邀请参加口语测试。口语测试采用5篇高考英语口试练习题集。被试的语料由录音笔记录并存储在电脑中,并转写为Word文档。本研究对被试的语料进行速度流利性、中断流利性和修复流利性这三个维度分析,包括七项指标(语速、发声/时间比、平均语流长度、总停顿时长、停顿次数、平均停顿长度和每百音节更改次数)。本研究采用Cool Edit Pro 2.1来计算被试的发音时长和停顿时长,被试语料中的音节数量是通过音节计算器计算得出的(http://www.syllablecount.com),然后采用SPSS 17.0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此外,在内容和停顿方面,定性数据也被用来分析口语流利性。结果发现:(1)从速度流利性上看,三个指标在三个年级间都存在显著差异。总体发展趋势是显著上升。说明学生说话语速变快,花较多时间发音,发出音节变多。在三个年级中,高二学生的口语流利性最好。学生在高中一年级和高中二年级期间获得了最显著的口语提高。(2)在中断流利性方面,平均停顿长度和总停顿时长在三个年级间差异不显著。但停顿次数有显著差异。(3)从修复流利性方面来看,三个年级间修复流利性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修正的次数减少,以高一到高二的递减最为明显。(4)从定性结果来看,在内容方面,学生的口语产出更加完整、连贯,更加注重话语的逻辑性和可理解性。与母语者的停顿相比,二语学习者在句子的中间停顿更加频繁,而母语者则在句子的最后停顿。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国学生口语流利性的发展趋势,本研究可为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在英语教学中,第一,因为学生在高三阶段的口语流利性发展不明显,所以对于教学主管部门,建议适当调整高三课程设置。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语块和填充语来减少口语产出的停顿次数和停顿时长,从而提高整体的流利度。第三,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恰当地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