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脏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ldsi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问卷(SCL-90表和EPQ问卷)的方式,调查慢性肝脏疾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心理及人格特点,从而探讨下列问题:1.明确慢性肝脏疾病患者与健康人心理及人格是否存在明显区别。2.探讨慢性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心理问题存在何种相关关系,以便为临床的治疗提供更好的帮助。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感染科、肝胆外科及大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及肝胆外科2016年8月至2016月12月期间收治入院的慢性肝脏疾病患者,包括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设立对照组的研究对象是随机抽取体检中心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对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作为评估量表。来分析慢性肝病对于患者心理以及人格方面的影响。收集的问卷答案最终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一般资料分析:肝病患者观察组与健康人群对照组之间在年龄、性别等方面(p>0.05)均无统计学差异。(2)心理健康状况分析(SCL-90量表):(1)肝病患者和体检中心的健康人群的SCL-90表综合评分对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肝病患者在躯体化(P<0.05)、人际关系敏感(P<0.05)、抑郁(P<0.05)、焦虑(P<0.05)、其他方面(P<0.05)的因子分高于健康人群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中健康人群的敌对(P<0.05)、恐怖(P<0.05)、偏执(P<0.05)的因子分高于肝病患者有统计学意义,强迫症状和精神病性的因子分(p>0.05)两者没有统计学差异。(2)肝硬化组和病毒性肝炎组患者的SCL-90表综合评分(p>0.05)对比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但肝硬化组患者的抑郁(P<0.05)、其他因子(P<0.05)因子分高于病毒性肝炎组患者的因子分有统计学意义,病毒性肝炎组患者的人际关系敏感(P<0.05)因子分高于肝硬化组患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肝硬化组和病毒性肝炎组患者的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的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3)肝癌组和肝硬化组的SCL-90表综合评分(P<0.05)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其中肝癌组的躯体化(P<0.05)、强迫症状(P<0.05)、抑郁(P<0.05)、焦虑(P<0.05)、恐怖(P<0.05)、偏执(P<0.05)、精神病性(P<0.05)、其他(P<0.05)因子分比肝硬化组的因子分高都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因子分没有统计学差异。(4)肝癌组和病毒性肝炎组的SCL-90综合评分(P<0.05)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其中肝癌组的躯体化(P<0.05)、强迫症状(P<0.05)、抑郁(P<0.05)、焦虑(P<0.05)、恐怖(P<0.05)、偏执(P<0.05)、精神病性(P<0.05)、其他(P<0.05)因子分比病毒性肝炎组的因子分高都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但人际关系敏感(P<0.05)因子分是病毒性肝炎组比肝癌组高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两者的敌对因子分(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3)人格分析(EPQ问卷):(1)肝病患者与健康人群的EPQ问卷分析中,内外向因子、精神质因子和神经质因子(p>0.05)均没有统计学差异。(2)肝硬化患者组和病毒性肝炎患者组的EPQ表进行对比,内外向因子、精神质因子和神经质因子(p>0.05)均没有统计学差异。(3)肝癌组和肝硬化组的EPQ表进行对比,两组患者的内外向因子(P<0.05)和神经质因子(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神质因子(p>0.05)无统计学差异。(4)肝癌组和病毒性肝炎组的EPQ表进行对比,两组患者的内外向因子(P<0.05)和神经质因子(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神质因子(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慢性肝病患者相比于健康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睡眠及饮食差方面表现的愈加明显。2.在慢性肝病患者中,肝癌患者相对于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具体表现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强迫症状、恐怖、偏执、睡眠和饮食差、精神病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人际关系较肝硬化及肝癌患者更加敏感。3.慢性肝脏疾病患者的人格和健康人群差异不大。4.肝癌患者相对于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而言,更加偏向内向,神经质维度大。
其他文献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从传统模式到信息化模式的转型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大数据在各个领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时刻研究的课题.青年大学生肩负着祖国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实现的艰巨任务,他们的理想信念树立事关国家的
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高校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不断增加,研究生群体的层次较之前相比更为复杂、其思想意识也更加多
高校党支部建设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到高校师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培养,关系着高校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高校基层党支部目前仍然存
本文结合江苏省高职校思政教育情况的调研,阐述了学生的思想现状和思政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探析了中国信仰的渊源,并回归到思想政治教师的角色上,探究如何完成历史使命,提出
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和思考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使辅导员能够从自己的价值观中得到启发,进而启蒙与塑造文化
新课标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读的能力的培养.读的能力既包括让学生学会诵读、品味,还包括让学生培养阅读和鉴赏的能力.基于笔者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高校教育体系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在高校教育体系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教育者身份就是“政治辅导员”,高校政治辅导员的主要工作任务为帮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是体现教育工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本文以高等教育专业课程为例,重点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课程思政建设问题,认为社会主义核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新时代中医院校大学生党员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发挥大学生党员的榜样和模范作用.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