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龄劳动者务工受伤的法律适用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何种法律关系历来备受争议,司法实践同案不同判的现象非常突出。理论界有劳务说、劳动法律关系说、社保挂钩说、特殊劳动法律关系说等学说,法律关系定性直接决定了工伤保险的认定与否。2010年最高院做出的答复和司法解释结束了上述理论、实践上的纷争,以享受退休金、养老金与否作为判断超龄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务时法律关系定性的分水岭。不具有养老保险的超龄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可以建立劳动法律关系,反之享受养老金、退休金的超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是劳务关系。笔者认为,最高院将社保与超龄劳动者劳动行为能力与劳动权利能力挂钩的做法有待商榷。超龄劳动者具有劳动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但有其特殊性。只要具有劳动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超龄劳动者,其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法律关系当然系劳动法律关系。受强制退休年龄、享受养老保险金、劳动能力部分受限制等情况,超龄劳动者此时与用人单位之间成立特殊的劳动法律关系,有其特殊之处。超龄劳动者在这一法律关系下应当受到劳动合同法等行政法规的倾斜性保护,在此前提下超龄劳动者受工伤应当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依法享受养老金或者退休金的超龄农民工在受工伤时当然享受养老金或者退休金。原因在于养老金是对超龄劳动者在正常劳动期间内完成劳动的奖励,是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也符合社保制度的本质。在超龄劳动者受工伤原因系第三者造成时,该劳动者除有权取得所在单位的工伤赔偿外,有权获得向第三者追偿,具有兼得权,两部分不能折抵。文章通过对实践中一百余个司法判例的研读,在实证基础上结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基本原理,从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这两个最基本的劳动合同法律关系主体要素出发,指出超龄劳动者作为劳动合同法律缔结者的合理性,同时从社会保障角度论证了将超龄劳动者因公受伤定性为工伤的紧迫性。文章对超龄劳动者缔结的特殊劳动法律关系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指出这一劳动关系具有一般劳动法律关系共性,特殊性在于劳动者年龄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行为能力部分受限制,并厘清了实践中出现混淆的劳动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区别与联系,对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进行详尽的阐述,从实践出发,再回到实践,力图使笔者微弱的呼声能够为司法实践、立法有所裨益,更好的保护超龄劳动者这一特殊弱势群体。文章的不足之处在于,笔者对劳动法律问题的思考欠缺理论深度,对问题的论述在个案实证跟踪研究方面有所欠缺。
其他文献
根据我国目前的地震应急现状 ,提出了破坏性地震事件前后的紧急事务处理和震后紧急救援的有关问题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论述了国际救援在大城市发生特大破坏性地震中的作用。
本研究基于战略导向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结合战略与环境匹配理论和信息处理理论,讨论了多重战略导向,即创业导向和员工导向,对探索性创新和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以及环
传统委托代理理论主要是基于Berle和Means(1932)所提出的观点,认为公司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高度分离,导致了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各国公司
图像拼接技术是图像处理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计算机视觉、遥感技术、智能交通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目前实现图像拼接的算法普遍存在计算复杂度高、拼接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目的评价品管圈在心血管内科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2018年6月—2019年6月间选取患者84例,随机分成实验组(42例:品管圈护理法)与对照组(42例:常规护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