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植物中硒的形态分析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tinna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是针对富硒生物样品中硒的各种形态进行定量分析,以期全面了解富硒植物中硒的形态分布规律,为富硒产品的生产、开发和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在文献工作的基础上,对植物中硒的形态分析流程和样品的预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和优化:采用了D101大孔吸附树脂替换XAD-2树脂来消除可溶有机质对测定的干扰;确定了水提取植物中无机硒的具体操作条件和流程;采用了先微波密闭消解后又湿法消解处理样品使加标回收率明显提高(达97%);选择了酸式还原法将Se(Ⅵ)还原为Se(Ⅳ)。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富硒环境下的大蒜、螺旋藻与同类的普通大蒜和螺旋藻相比,除在有机硒和不溶态硒占总硒的百分率较高外,在无机硒、Se(Ⅳ)、Se(Ⅵ)以及可溶态硒、可溶态有机硒均较低;硒主要是以有机硒的形式存在,占总量的93%以上;无机硒又主要以Se(Ⅳ)的形式存在,Se(Ⅵ)的含量不到总硒的0.6%;样品植物体内的可溶态硒约占总硒的70%左右,其中可溶态有机硒占总硒的60%~65%,可溶态有机硒占可溶态硒的90%以上;富硒植物在富硒土壤或外加硒培养的环境下,在硒的富集和转化中,外界的无机硒基本上是转化为有机硒,对植物中的无机硒特别是Se(Ⅵ)的累积效应不明显,即Se(Ⅵ)的含量随外加硒的富集无明显增高的趋势;不同类富硒植物对硒的富集程度也存在着差异,符合植物由于品种和生长环境等不同的实际情况引起的的自然规律。
其他文献
氯胺酮是大动物实验中一种重要的麻醉药。作者总结并分析了氯胺酮应用于大动物实验经验和数据。或可对动物实验工作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大跨空间结构而言,结构稳定性问题是设计时需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缺陷对实际结构的稳定承载力有显著影响,建立合理的缺陷模型对正确分析大跨空间结构稳定性至关重要。提出
现行传统Wi Fi(wireless fidelity)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receievd signal strength inication)的位置指纹室内定位技术存在定位误差大、稳定性差的缺陷.因此,我们对原有的K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手术内固定治疗的3 492例创伤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发生术后感染的82例患者作为
盘式制动器广泛应用于交通工具和工业装备,在制动过程中出现的摩擦振动噪声和制动盘与制动块之间的接触摩擦作用有密切关系.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建立准确的制动器关键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