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硅酸盐纳米颗粒的制备、表征以及表面酸碱性质和吸附行为的研究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硅粉和铝粉分别作为硅源和铝源,在不同碱金属离子存在的碱性条件下,通过简单易行的方法,在85℃低温下合成出了不同碱金属离子的铝硅酸盐。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N2吸附脱附分析等测试方法的表征表明碱金属离子对铝硅酸盐的合成和抗烧结能力有重要的影响。对煅烧前样品,锂铝硅酸盐的比表面积最大,最高可达146.08m2/g;而钠铝硅酸盐的比表面积最小,最低只有10.11m2/g;钾铝硅酸盐的比表面积介于两者之间。从抗烧结能力上看,钾铝硅酸盐的抗烧结能力最强,到达900℃左右时才发生相变,而锂铝硅酸盐最弱,在400℃以下就开始发生相变。 本文还讨论了铝硅酸盐作为地聚合物在碱激活水泥方面的应用。当碱的用量不足或反应时间不足时,就会生成一种非晶态的物质——地聚合物。对地聚合物的生成和应用进行了简单讨论。 通过对本文合成的不同碱金属离子的铝硅酸盐样品表面酸碱滴定发现,人工合成的铝硅酸盐与天然的粘土矿物一样,都具有表面酸碱平衡常数。锂铝硅酸盐和钠铝硅酸盐的表面酸碱滴定曲线都表现为两种形式,而钾离子的几种铝硅酸盐的缓冲能力则成规律性的变化。通过FITEQL程序对滴定数据进行计算,确定了样品表面酸碱平衡常数如下:对于LiAS:≡LiASOH=≡LiASO—+H+ LogK=-10.30±0.01;对于NaAS:≡NaASOH+H+=≡NaASOH2+ LogK=5.41±0.01 ≡NaASOH=≡NaASO—+H+ LogK=-8.24±0.01对于KAS:≡KASOH+H+=≡KASOH2+ LogK=6.42±0.02 ≡KASOH=≡KASO—+H+ LogK=-10.68±0.02 本文研究了Pb2+、Cu2+、Cd2+在钠铝硅酸盐表面上的吸附,讨论了铝硅酸盐用量、溶液pH值等因素对于吸附效果的影响。达到最好吸附效果时,三种离子吸附环境的pH分别为6、5.5和6.5。 以亚甲基蓝(MB)为吸附质,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铝硅酸盐矿物吸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pH、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是影响MB吸附行为的主要参数。pH在8左右铝硅酸盐矿物对亚甲基蓝吸附效果最佳。亚甲基蓝在铝硅酸盐矿物表面吸附行为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描述。实验结果说明铝硅酸盐矿物是一种有效吸附剂,可以去除有机废水中的亚甲基蓝。
其他文献
杂交育种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普遍、最有效的一种育种方法。柑橘与其它果树不同,很多品种具有多胚性,而且如今栽培的很多优良品种都为无核品种,存在一定程度的性器官败育,这使
精恶唑禾草灵属于芳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剂,广泛应用于禾本科杂草的防除,目前在我国有较广的应用范围。精恶唑禾草灵在土壤中的残留会对生态环境和后茬作物产生不良影响。以微
对于任何一家主流媒体,新闻的主体地位不容动摇。而时政新闻更是新闻报道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由于受众欣赏口味的多元化,以及时政新闻的冷漠面孔和几十年不变的僵硬模式,使受众对其阅读和收听收看的兴趣日淡,也使时政报道的新闻价值和传播效果受到严重影响。按照党中央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时政新闻、主旋律报道如何在及时、准确、重要的同时又能够生动、形象,吸引受众?如何让宣传效果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