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郯城县种植银杏的历史悠久,银杏产业对郯城县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运用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对郯城县银杏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郯城县银杏产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初步发展阶段(1976年-1988年),此阶段郯城县银杏产业发展以第一产业的种植为主;第二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89年-1999年),这一阶段郯城县银杏产业第一产业发展迅猛,规模产量开始位居全国前列;第三阶段:缓慢发展阶段(2000年-2006年),此阶段受出口需求的降低和初级产品、加工产品价格的降低影响,郯城县银杏产业发展缓慢;第四阶段:转型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此阶段郯城县银杏产业布局完整,开始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2)通过对郯城县银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发现:郯城县银杏产业发展在全国银杏产业发展中有着较大影响,银杏加工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尤其是近年来郯城银杏产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和深度,整个产业链囊括了第一产业即银杏种植、第二产业即银杏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即银杏市场流通业服务业。郯城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银杏苗木集散地,郯城县目前的银杏产业从业人员超过5300人。郯城县每年销售银杏果达3200吨,销售银杏苗木5500多万株,银杏盆景年销量10万余盆,银杏果叶苗及系列加工产品综合产值超过12亿元,初级产品的出口创汇1.74亿元,银杏生产与银杏加工总产值超过30亿元,银杏种植面积、苗木保有量、银杏产量、银杏产业产值均居山东省第一。从目前郯城县银杏产业结构来看,作为第一产业的银杏生产仍然在整个产业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第二产业即银杏加工产业的总体占比在逐年扩大;从产品结构来看,银杏生产产品结构主要包含:银杏果、银杏叶、银杏苗木和银杏盆景,其中产值占比较高的以银杏苗木和银杏叶为主。从生产加工产业来看,银杏深加工产品结构主要包括:银杏开心果、银杏茶叶、银杏叶枕头、银杏系列酒和银杏制药,其中产值占比最高的为银杏制药和银杏系列酒的加工生产。(3)影响郯城县银杏产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价格因素,银杏价格的波动与产业产值和产业规模呈正比例关系;二是政策因素,政府的财政支持、金融支持和智力与技术支持对于产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是社会因素,当地种植习惯、种植户对市场的认知度、劳动力资源状况和当地产业结构状况都对郯城县银杏产业发展产生影响;四是要素投入因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和劳动力要素是影响银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五是自然条件因素,气候条件、土地条件、水利条件、病虫害等对郯城县银杏产业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六是其它因素,种植户情绪、国际市场突发状况和市场预期对于产业发展也有着相应的影响。(4)进一步发展郯城县银杏产业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一是可持续发展原则;二是市场导向原则;三是因地制宜原则;四是景观开发与环境保护互相协调原则。(5)进一步发展郯城县银杏产业应采取以下基本措施:一是坚持基本原则,合理布局产业制定发展目标;二是优化银杏产业发展模式;三是加大银杏产业的扶持和保护力度;四是加强政府对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同时还应该采取以下辅助措施:一是深化产权改革;二是培植龙头企业;三是拓展流通市场;四是开发银杏特色旅游;五是建立项目扶持机制;六是建立银杏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产业发展;七是深入开展城乡绿化建设;八是加大银杏资源保护力度,发展银杏保险事业;九是发挥银杏协会作用,开创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