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DEC1、TIAM1基因在不同预后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从基因和蛋白水平研究DEC1、TIAM1与口腔鳞癌复发的关系;为口腔鳞癌的预后评估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口腔鳞癌组织DEC1、TIAM1的表达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0~2012年期间经病理学明确诊断为口腔鳞癌病例(高、中低分化,Ⅰ-Ⅳ期,术前未行放、化疗)组织石蜡标本80例,正常口腔粘膜组织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标本中DEC1、TIAM1蛋白的表达情况。2、DEC1、TIAM1的表达差异与口腔鳞癌复发、转移的关系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9~2012年期间经病理学明确诊断为口腔鳞癌病例(高分化,Ⅲ-Ⅳ期,术前未行放、化疗)组织石蜡标本56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EC1、TIAM1蛋白的表达情况;使用Image-Pro Plus6.0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检测DEC1、IAM1蛋白表达的阳性单位(IOD值)。收集2009-2012年期间经病理学明确诊断为口腔鳞癌病例(高分化,Ⅲ-Ⅳ期,术前未行放、化疗)组织液氮冻存标本32例,采用RealTime PCR检测DEC1mRNA、TIAM1mRNA的表达情况。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口腔鳞癌组织DEC1、TIAM1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DEC1、TIAM1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2.50%、91.25%。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两者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0%、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DEC1、TIAM1在高、中低不同分化程度以及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癌之间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EC1、TIAM1表达差异与口腔鳞癌复发、转移的关系免疫组化结果:DEC1、TIAM1在不同预后组口腔鳞癌(高分化,Ⅲ-Ⅳ级)组织中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复发、转移组口腔鳞癌DEC1和TIAM1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3年未复发、转移组中两者表达均最低。RealTime PCR检测结果:在口腔鳞癌组织细胞中DEC1mRNA和TIAM1mRN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在不同预后组间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复发、转移组DEC1mRNA和TIAM1mRNA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3年未复发、转移组中两者表达均最低。结论:1、DEC1与TIAM1蛋白定位于口腔鳞癌细胞胞浆中,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口腔粘膜。2、1年内复发、转移组口腔鳞癌组织中DEC1mRNA和TIAM1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其他组。DEC1和TIAM1基因的表达可能与口腔鳞癌的预后呈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