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华战略演进分析——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和摩托罗拉实践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bl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提供了大量借鉴以及新的视角和思维框架。制度经济学这一分支,不仅对于经济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同样引起企业战略管理研究者们的关注。在面对大范围的基本制度转型期间,在彻底变革的众多新兴经济体中,微观企业该如何进行战略决策?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者们的一个新的热点课题。   中国处于转型经济之中,尤其是在入世( WTO)后,其制度环境处于快速变化阶段,对企业管理者的战略决策和实施都会产生诸多影响。同时,中国的转型经济体制环境也为检验制度理论的分析框架提供了一个观察和实证平台。因此,研究微观企业在中国制度转型期如何进行战略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是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因此跨国公司必然把中国纳入全球战略调整的总体安排之中。中国加入WTO以后,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是否能适应中国的制度转型期的特点则是极其关键的问题。   微观企业的战略决策,往往既有一般规律和共性的一面,同时带有在特殊环境下特殊时期的特点。摩托罗拉公司作为全球五百强企业,曾拥有辉煌的历史,然而在进入21世纪后,由于其战略失误以及管理经营等问题导致了业绩的下滑,媒体、广播、管理学术界等等就其兴衰成败展开了深度的分析,然而甚少有人立足在摩托罗拉(中国)的战略决策及相应业绩受中国特殊制度转型阶段的影响。本文不会全面铺开的讨论摩托罗拉公司在战略管理中的具有规律性和共性的战略失误原因,而是试图开辟新的视角,着重分析制度转型与战略决策的关系。   本文以制度转型分析模型为基础,结合摩托罗拉的案例做匹配分析,重点分析其在中国制度转型早期阶段和后期阶段的经营战略,从而验证制度转型与企业战略选择的关系,论证企业在关系型战略与市场型战略之间的选择关系。并选取了与摩托罗拉同在一个产业背景下的竞争对手作为对比案例,探讨不同的企业形式及相应的战略重点所带来的不同结果。从而看到在制度转型早期,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关系资源及关系交易能力,而在转型后期,企业的市场资源和市场能力则越来越重要。最后还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啤酒行业的T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信息的收集和问卷调查等手段,找出和分析该企业的知识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从企业的现实情况出发,运用知识管理相关理论,探讨为该企业设
期刊
近些年,国内国外相继发生由于内控不适当而发生的财务丑闻使得各国国家都加强了内控风险方面的控制,为此美国出台了著名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澳大利亚制定了《公司法经
软件产业是信息经济的核心产业,软件产业的竞争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而软件产业外包作为当今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通过承接软件产业外包也
投资银行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大力发展的业务增长点,在目前的监管条件下,并购业务、财务顾问、私募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证券承销和经纪、基金管理和资金托管等业务将得
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不仅严重地冲击了全球金融业的稳定与发展,更对实体经济所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面对金融危机,汽车销量迅速下滑、汽车市场
始于2005年4月的股权分置改革,使长期以来的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与流通股分割局面得到纠正,市场定价机制得到理顺,股份转让的制度性差异得以消除。公司并购对企业长期发展具有特别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