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农村税费改革后,大量公共财政资金进入农村地区,推动着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快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建立覆盖广大农村、惠及六亿农民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系;有效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农村安全稳定、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但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问题始终存在,主要表现在居民需求表达路径不畅、供给总量不足以及供需错位等方面,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成为“三农”问题的主要症结;改革和完善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制度,增加农村的公共物品供给,是统筹城乡发展,决胜全面小康的基础和平台。论文基于对现有国内外文献资料的认真梳理,以长沙县开慧镇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为研究对象,首先,论文通过诠释农村公共物品的含义与特征,界定了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标准,理清开慧镇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历史演变;其次,论文分析了开慧镇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现状,并对开慧镇小康村庄发展工程、康庄大道工程、农村健康卫生工程、农村养老保险工程、农村教育文化工程等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现状调查,调查分析了开慧镇农村居民对当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满意度;再次,论文根据开慧镇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现状调查和农村居民满意的分析认为当前开慧镇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要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并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责任主体单一,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权责划分不清,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筹资机制不合理等方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论文从完善城乡统筹的公共财政体系,供给体系和监督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长沙县开慧镇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