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教育系统中关键的一环,肩负的责任和挑战都极为重大。小学作为我国教育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其教师更是面临各种压力。久压之下,教师的心理生理不同程度的受到损害,“职业倦怠”现象开始出现。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同时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等方法,首先对职业倦怠相关理论及测量方法进行概述。然后运用实证分析,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青岛市市区三所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情况,得出教师群体存在倦怠但情况并不严重的结论。后根据调查数据进行原因分析。本文认为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社会方面有教师认可度不高、社会期望过大、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知识激增的原因。学校方面有教师负担过重、管理机制官僚化繁琐化、考核评价指标单一以及缺乏职业培训和成长空间的原因。教师自身方面,性格特性、对自身期望过高、社会关系不和谐以及教师多重身份和角色也是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针对上述原因,本文提出如下缓解措施:首先,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倡导尊师重教之风;其次,维护教师利益,推动教育改革;再次,改进学校管理,优化激励措施;最后,重视教师职业规划,有效缓解职业压力。